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光伏政策>>正文  
 

关键字:

“十二五”规划新鲜出台 光伏目标“大跨越”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时间: 2012-07-25 已浏览 字号:

 

   十二五”“风光发展目标尘埃落定。

根据近日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明确提出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其中,到2015年,风电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超过100GW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用户侧实现平价上网。

“上述目标和相对低迷的行业现状相比,无疑有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但仅靠上述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规划并未涉及“风”“光”这两种新能源面临的最大障碍,即并网难的问题。

光伏目标“大跨越”

根据《风光无限》,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上升到10GW,占世界产量的45%,连续四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与此不匹配的是其装机容量,截至2010年,中国累计安装光伏装机达到0.9GW,显得微不足道。

相比光伏的现状,《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表面看上去很“激进”。根据《规划》,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用户侧实现平价上网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GW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

本报获悉,“十二五”太阳能发展的目标之前经历了三个版本,分别为5GW、10GW、15GW,而最后定在21GW,比最初目标提高了三倍多,让不少市场人士吃了一惊。但在前述国家能源局官员看来,这一目标并不高。

“我们的光伏原本可以发展很快,但受制于各种政策和体制的限制,一直发展很慢,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希望出台更多的促进措施,加快光伏产业的发展。”前述国家能源局官员解释。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对本报记者表示,光伏的发展已经开始提速,2011年新增的光伏装机已达2.5GW,今年新增装机将突破5GW,所以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来看,21GW的目标并不高。

而林伯强指出,国内光伏的突出问题是,光伏组件产能远远大于国内需求,过去以出口为主,而现在面临国外需求锐减,必须转向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开启则有待于国家继续出台激励政策。

光伏存在并网难的问题。根据中电联的统计,2011年国内光伏系统并网率仅为73.4%,有近1/4项目未能并网。为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孟宪淦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解决不了电网的消纳,21GW的装机指标就毫无意义,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

   而在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白建华看来,随着光伏规模的扩大,光伏发电并网问题比风电更加棘手,光伏需要更灵活的调峰电源及更强的并网技术设施,造成脱网事故的概率和影响更大。

   在大规模电站之外,国家能源局希望发展更多的分布式项目。《规划》提出,开展微电网供用电示范,建设太阳能示范城市适时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及太阳能在供暖、制冷和中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

   “风光的分布式应用,将对现行的电力体制提出新的挑战,电力体制改革应及时推行。”前述国家能源局官员指出。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光伏产业如何尽快走出困境
下一篇:土耳其政府公布小型光伏设施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