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二章 为子孙后代造福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中红网: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年,我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在140个国家参与的《京都议定书》上签了字,也是签约国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靳保芳:我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标志着加入了世界环保行列。中国在继发达国家之后,对太阳能发电的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了。2006年,我国批准了在内蒙古建一个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站,西藏的光明工程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将在边远无电地区实施硅太阳能发电。
  中红网:《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生效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对我国C02排放大户——电力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靳保芳: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工业化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将全部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比l990年削减5.2%,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少排放量义务。议定书同时还规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包括排污权贸易(ET)、联合履行(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其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碳减排项目,并从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
  据国际环境署2004年l2月10日的统计,我国的C02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位居世界第二,排名仅次于美国。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一是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大,世界平均为26.2%,我国则为71.5%;二是能源消费的C02排放强度高。l997年我国商品能源消费的C02排放强度比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高34%,比日本高43%,比美国高2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3%。其原因在于:我国非化石燃料的比例不高,而化石燃料消费中又以煤炭为主。由此可见,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C02排放是由包括火力发电在内的能源转换产生的,减排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责任十分重大。
  我国在减少C02排放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碳交易的需求在2008~2012年这5年间预计为每年7亿~l3亿吨,交易值可达每年140一650亿美元。除美国以外,发达国家每年将需要通过CDM购买2.4 亿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另据估算,中国实施CDM的潜力每年可达2亿吨CO2当量以上。西方国家每减少排放l吨C02当量的成本是100美元左右,而中国只要20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优势。
  7、“开发太阳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中红网:听说在2005年3月举行的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提出能源方面的提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
  靳保芳:我在给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建议《关于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建议》中,就表示出对能源问题的担忧。我们不能光顾我们这一辈,还得为我们的后代想一想,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也是造福子孙后代、为后代积德的一项工程。21世纪人类面临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中红网:就河北省而言,发展太阳能产业有哪些良好资源?
  靳保芳:近年来,河北省光伏产业在技术研发、商业化生产、市场开拓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快速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河北正以一个“新能源之都”的形象在国内外全新亮相。  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高于除西部省份外的其他地区,在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有着良好的资源条件。
  中红网: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一种什么结构?
  靳保芳: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全球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结构,越接近终端市场,喇叭口越大;反之,口越小。从太阳能电站到太阳能供电系统,然后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再接着是电池、硅片、单晶硅,到了单晶硅之后就到了一个点了,缺口很大。这是个产业链条,我断定它再发展十年也达不到平衡,这也是宁晋单晶硅项目潜力之所在。
  中红网: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出的“喇叭式”发展结构,是不是也给晶龙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靳保芳:宁晋单晶硅现在这么火爆,就是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链条结构形成了这么一个喇叭口结构。十个需要硅片的,只有一个供应硅片的,始终达不到平衡,这就是我们宁晋单晶硅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2005年在上海举行的PVSEC-15,也就是第十五届全球太阳能学术会暨博览会,我们宁晋在会上倍受瞩目,围着我们展台要产品的人很多。但是,我们没有硅片可卖,摆展台是为了扩大影响。现在市场急需的是硅片,我们的硅片已经由两年前的25元涨到了现在的55元,二极管硅片由8元涨到了25元。而国际市场上多晶硅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2003年多晶硅每公斤售价17美元,2004年上升到40美元,2005年涨到100美元,如今爆涨到250美元。随着原材料多晶硅价格的一路飚升,单晶硅自然也“水涨船高”,如“出水芙蓉”,身价倍增。2003年单晶硅在国际市场每公斤售价60美元,2005年上升到180美元,2006年跃升到300美元!当然,市场不可能永远这样,否则就了不得了。这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种状况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
  8、“宁晋单晶硅项目,继续延伸的后劲很大”
  中红网:除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外,单晶硅产业还能向哪些方向延伸?
  靳保芳:单晶硅项目是可持续发展的再生系统工程,形成规模以后可以延伸产业链,并带动一些相关企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造就地方经济特色。拉单晶需要高纯石墨件,以前都是从国外采购,后来通过开发和研究,我们建立了自己的高纯石墨厂,这个钱我们自己赚,“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还建立了石英坩埚厂,石英坩埚也是一项高新技术。目前,在世界上有三大巨头在生产:美国GE公司、法国圣戈班公司、德国戈尔多斯公司。现在,我们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单晶炉设备生产厂。在1996年刚上单晶硅项目的时候,认为自己造单晶炉简直是天方夜谭,想都不敢想。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造出了自己的炉子,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中红网:今后,宁晋单晶硅项目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和延伸?
  靳保芳:宁晋单晶硅项目,继续延伸的后劲很大。我们要从硅片的深加工,向太阳能电池延伸。2006年,我们已生产出了太阳能电池,以后我们可以继续向组件延伸,还可以做户用电源系统,接着再做电站工程。中红网:为什么单晶硅项目的后劲这么大?
  靳保芳:关键在于它的持续性、持久性和市场无限度。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会场里用的聚光灯,它是用电力来驱动的。太阳能发电有两大发明,解决以后就升华了:第一,转换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第二,负载的革命。半导体照明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科技革命。假设,我们某个会场里的照明要用10个灯管,每个灯管的亮度是10个流明。但如果用发光二极管(LED),只要3个就可以代替了。因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是40到50个流明,四元素晶体已达到100个流明,也就是说它的发光亮度已超过现在灯管的4倍到10倍,而它的能源消耗只是几十个到几百个毫安。由太阳能板带动发光二极管来解决照明问题的时代,也就是半导体照明时代,即将到来。如果中国的办公设施、各地照明设备全用它来代替,到那时,这个市场将会有多大,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深圳市2005年非常果断地从当年的1000多亿财政收入里,拿出80个亿投资生产发光二极管。它上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半导体照明。但是,投资多少个亿,都要有发电的电源,如果没有太阳能板,用什么来点燃发光二极管?由此,大家可以想象宁晋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该有多大了吧!
  中红网:有人说,单晶硅是有毒的,请问任副董事长,情况是这样的吗?
  任丙彦:说什么单晶硅产品有毒、有辐射,这说明有些人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单晶硅是无毒、洁净的一种物质。山里人的寿命都比较长,山里有二氧化硅,把二氧化硅的这两个氧去掉了就是硅,把硅提炼到一定纯度了就是多晶硅,多晶硅再提炼就是单晶硅。如果有毒的话,那守着这么多二氧化硅的山里人的寿命还会这么长吗?另外,大家的手机里有硅片、电视里有硅片、家电里有硅片,如果硅有毒、有辐射的话,那大家就不要再用手机、家电了。所以,单晶硅是没有毒的,也不存在辐射。这主要是我们对科学普及的力度还不够广,才会存在这些误解。
  9、“专心致志搞太阳能事业,拒绝外界诱惑”
  中红网:一个不发达的小县城也能将高科技产品做得这么好,居然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可以称你们的企业为“小巨人”了。
  靳保芳:不夸张的说,到2003年底,我们在太阳能单晶硅生产上已是世界第一。在国产设备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我们在拉晶的水平、同类单台炉的产量和成品率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做大做强的目的是在产品市场、价格上产生影响,以保持我们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现在就有许多外商上门要产品,曾经有一个西班牙公司找上门来,要买我们的产品,却很遗憾地走了,因为我们产品订单已经预订到2008年了。
  中红网:晶龙集团的发展壮大,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新的诱惑摆在企业面前?你又是如何应对的?
  靳保芳:对一个企业来说,介入别的行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对企业家来说,盲目介入其他行业而导致失误,会带来灭顶之灾。当前,在大好形势下,企业的确面临着很多诱惑,看到许多好项目都想做。北京一个朋友曾联系我们,说在北太平庄有一栋楼可以开发,考察后发现,地理位置挺好。他说,你把这个楼买了,将来出租也行。但是,思考再三,我们还是放弃了。因为企业做大了以后会面临好多选择,如果选择错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中红网:晶龙曾提出过一条线、两个点的发展战略。那在这个战略范围内有没有诱惑性的因素?
  靳保芳:一条线是指太阳能事业,两个点是指太阳能电池、单晶硅,我们不会盲目地离开这个发展战略去搞别的什么发展。但在一条线上也有很多诱惑,比如有让我们介入多晶硅发展的。现在找的人很多,国内、国外的都有。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多晶硅的用量很大,但我们在权衡利弊以后,考虑还是不轻易介入。因为多晶硅生产的资金投入大,至少需要10亿—20亿元,属科技密集型,在世界也是顶尖的高科技,而且投资周期长。这样分散经营,会失去企业的发展重点。
  中红网:多晶硅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对晶龙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现在不介入多晶硅的生产,但今后有没有考虑?将来会在什么条件下介入?
  靳保芳:目前,世界上有三大多晶硅生产国,一是美国,二是德国,三是日本。我们在这方面还不行。将来,我们对多晶硅的发展也会考虑介入的。因为在企业的原材料方面,今后将有一个长期发展的瓶颈需要加以解决。多晶硅紧缺,这也是我们企业长期发展要面临的一个严峻困难,不介入也是不现实的。但如何介入?还是要有重点考虑和长期安排。介入多晶硅的生产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需要在全世界选择,在20个甚至30个合作对象中选择。介入的方法,争取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又可以获取材料保证,尽量避免承担过大风险。
  中红网:现在中国上多晶硅的企业多不多?
  靳保芳:据我了解,现到中国有30多家企业准备上多晶硅。中国生产多晶硅,我觉得是迟早的问题,但是中国要是上起来以后,就往往会造成世界的多晶硅过剩。现在上起来的是小批量的,大批量的上,我估计也得到2009—2010年了,将来很可能会导致多晶硅生产过剩。
  中红网:如果真的出现了多晶硅生产过剩的现象,那企业立足市场的法宝会是什么?
  靳保芳:多了以后,那拼的就是核心技术这一竞争力了。这种核心竞争力,我觉得一个是产品要比别人做得好、做得精,具体说,我们做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能力要高于别人。还有一个,就是拼价格。谁的质量好,谁的价格低,谁就会得到发展。这就是一个企业综合能力的问题,包括企业的实力、规模。规模往往就会影响市场的占有率,包括市场的竞争力。规模越大,生产的产品成本和价格就越低,竞争力增强。要不说有的企业就是要做大,做成航空母舰,跨国公司,为什么呢?因为企业做大了以后,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中红网:当前,国家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在企业科学发展方面,你有哪些认识?
  靳保芳:什么叫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还是大发展,慢发展还是不发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的方针是适度发展。为什么要适度发展呢?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太阳能产业特别是单晶硅原材料紧张,如果你现在要是大发展,也是盲目发展,上了好多设备没有原材料,停机待料,设备闲置,形成浪费,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所以,企业领导人在好的形势下,更应该看重危机问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国家讲科学发展观,我们企业更应该讲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怎么进一步地落实?作为我们企业家来说,第一是要科学地预测市场,第二就是科学地决策,第三就是科学地为企业定位。
  10、“紧紧抓住单晶硅这个项目,带动宁晋经济发展”
  中红网: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晶龙快速腾飞的一年。这一年中,晶龙在建设上有哪些显著成果?
  靳保芳:2006年是晶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晶龙集团由初创期进入成熟期,实现第二次创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集团的整体工作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经济效益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成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幅度增长。在全世界光伏产业原材料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晶龙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8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0%,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44 %、154%和108%。
  二是项目建设超计划完成。投资近亿元的晶龙科技大厦于2006年4月开始破土动工,2007年10月完成土建工程;投资8000万元新增单晶炉80台;投资1600万元新上线切设备1台和线切清洗流水线三条;投资7.5亿的特大型太阳能电池一、二期工程提前投产,产能已达75兆瓦,日产量达9万片,产品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17.77%,这在国内是最高的,已达国际工业化生产先进水平。
  三是企业走出去战略迈出矫健的一步。燕郊阳光硅谷公司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的:15台线切机达产达效、石英生产线也投入运行、20台拉晶车间正在紧张安装。晶澳太阳能成功上市,标志着晶龙集团“立足宁晋、走向世界”的战略初战告捷。
  四是自主创新成果辉煌。
  其一,超薄硅片工艺加工技术有重大突破。硅片加工中心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攻破超薄片切割难关,硅片厚度由270微米降到200微米,使每公斤6.5英寸硅棒由可切出57片硅片提高到65片,仅此一项效益就达近亿元。
  其二,18寸石英坩埚实验成功,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原来我们主要生产16英寸的石英坩埚,18英寸的产品主要靠国外进口。2007年,要上四条18英寸石英坩埚生产线,两条已经顺利投产,基本可满足自需。
  其三,自主研发设计的CZ-80A型单晶炉产品通过新产品验收,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证书和省级新产品合格证书,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信息产业关键产业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获得国家支持资金530万元。
  其四,集团被国家认定为新材料新产品生产企业、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成为邢台市首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河北省四家之一。
  五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集团修订完善并出台了20多个规章制度。在生产定额管理方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和不同产品,我们量化了考核办法,使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与时俱进。为了使制度更好地落实,集团还相继成立了纪检监察与审计部等机构和部门,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管理水平,堵塞了一些漏洞,为企业集团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础。
  六是工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工资分配杂乱且弊端较多,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从2006年6月份开始,集团下大力气,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薪酬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员工的工资得到普遍提高,改革后的整体工资水平,在全县是最高的。
  七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质的飞跃。2006年是晶龙文化的集大成年。在迎接晶龙十周年期间,我们组织力量对十年来朴素的、松散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行汇集,对在晶龙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与精神追求,进行提炼、概括、整理和升华,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晶龙文化。出版了《晶龙之光》画册和《晶龙十年》系列丛书,集团的企业文化已得到全面升华。
《晶龙人》报成功出版。做为晶龙文化的载体,《晶龙人》报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加强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庆“十一”晶龙风韵文艺晚会,这是集团举办的首次自编自演的大型文艺演出,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晶澳公司举办的一台2007年元旦晚会,也获得了成功。
  八是新闻宣传实现新突破。在县级以上各种媒体刊播稿件130余篇,其中省级43篇,市级15篇,首次出现《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邢台日报》头版头条新闻和河北电视台《创新河北》栏目首条新闻,对集团知名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九是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06年3月成立了集团党委,建立健全了企业各级党组织,明确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我们培养了一批新干部,储备了一批后备干部,党的战斗力在晶龙集团中已经形成。我们为在民营企业中如何发挥党的作用进行了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十是企业发展引起高层领导关注。2006年12月10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白克明亲临晶龙集团考察和指导工作,对集团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至此,几乎全部主要的省领导都已来过了。白书记来到晶龙后,说道:“晶龙集团利用10年时间,能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看后很受鼓舞,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真想不到我们邢台、我们宁晋有这样一个好企业。晶龙集团不仅是邢台市的,从河北来讲,也是我们的一个大宝贝。”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对我们全体员工产生了极大的鼓舞。
  中红网:一个高科技产业在县城崛起,这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就业率、扩大这个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也算是太阳能项目的又一意义吧!
  靳保芳:情况确实是这样。首先,从经济意义上说。2005年宁晋财政收入达到4.03亿,晶龙上缴税金l.3亿元,县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是由晶龙集团创造的,也就是说,吃财政饭的干部职工每领100元工资就有晶龙贡献的25元以上。2005年是招商引资年,晶龙集团引资位居全县之首,其中外资占全县75%,引进了7.5亿元的中澳合资太阳能电池项目,实现了宁晋县特大型项目的突破,成为河北省20家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之一。近两年,晶龙的税金以每年7500万元的速度递增。2006年,晶龙上缴税金达2亿元,2007年达到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中流砥柱,为宁晋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父母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老百姓致富。宁晋历届领导,视野开阔,团结奋进。他们通过分析宁晋的产业结构,紧紧抓住单晶硅这个项目,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支持晶龙的发展,并且以龙头企业带动其它民营企业向前发展。
  其次,从政治意义上说。晶龙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宁晋县造就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目前,安排就业人数己达6500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机会还在持续增加。同时,晶龙先后对县化肥厂、医药公司等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兼并和收购,使其迅速起死回生,并使l500余名员工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为解决宁晋县的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晶龙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2006年8月,晶龙出巨资在宁晋中学设立了“晶龙奖学金”,决定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有重大教学贡献的教师并资助优困生求学,为把宁晋中学打造成名牌学校、精品学校,从而推动宁晋县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提供资助,为振兴宁晋教育事业做贡献。“晶龙奖学金”首次颁发奖金239000元,首开了宁晋县企业捐资助教的先河。
  再次,从战略意义上说。一方面,晶龙的崛起,使宁晋这个在世界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小县城,扬名世界,吸引了各级领导和众多国内外客商来到宁晋参观、考察、洽谈业务,使宁晋走向了世界。另一方面,也为宁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行业提升到高科技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晶龙己成为宁晋走向世界的“名片”。
|<< << < 1 2 3 4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一章 有识才有胆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三章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