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同刚 林建洁 王玉亮
2006年,宁晋县晶龙集团在全世界光伏产业原材料异常紧缺,许多企业停工待料的情况下,靠技术创新增效益,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占宁晋县全年财政收入的30%以上。
近年来,晶龙集团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共完成技术攻关课题100多个,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自主研制的低氧碳单晶硅复投料自卸机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双刀方棒切割机等三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5项新产品被评定为省级高科技产品,获省科技成果奖;重掺单晶硅和石英坩埚制品双双被列入2005年国家级火炬计划;自主研发生产的CZ-80A晶体生长设备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信息产业关键产业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该集团员工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攻克了超薄片切割难关,使每公斤6.5英寸硅棒由可切出57片硅片提高到65片,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亿元。
围绕主导产品单晶硅产业,晶龙集团通过自主创新,逐年延伸产业链。在单晶硅辅助业上,建立了高纯石墨加工厂、高纯石英坩埚厂、单晶炉设备厂等企业,自主生产了辅助高耗材料石英坩埚、高纯石墨件和单晶炉设备等产品,替代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进口产品,除自给自足外还可外销。在单晶硅主业上,产品从半导体材料向成品件延伸,建立了生产单晶硅棒及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公司,形成了“晶体生长—切方—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业链,这是全球光伏产业界最为完整且独一无二的产业链。
由于晶龙集团生产的硅片质量过硬,加上有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在晶龙创业,使晶龙集团的太阳能电池片产品起点高、质量好,目前产能已达到75兆瓦,产品光电转换率最高可达17.77%,居国内最高水平,达到了国际工业化生产领先水平。
(原载《河北日报》2007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