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晶龙集团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

作者: 段同刚 王丽英 张计友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发表时间: 2010-07-22 已浏览 字号:
 
  国际光伏行业最权威的德国弗朗霍夫实验室近日对外发布:晶龙集团研发的国际上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8.7%可量产的低成本技术项目——晶龙“赛秀”(SECIUM)通过认证。这标志着晶龙光电转换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而这只是晶龙集团自觉“对标”国际先进企业取得佳绩的一个缩影。
  “与光伏行业世界高端对标,未雨绸缪提升自己,才使得晶龙集团在危机中依然能够破浪前行。”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清楚地记得与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SunPower公司那次艰难的合作。当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晶龙产品的国际化标准,集团选择了世界上品质要求最高、引领世界光伏产业潮流的美国SunPower公司,给他们做来料加工业务。虽然加工利润比做国内同类项目低很多,但晶龙毅然选择了这个国际强手。刚开始,根本摸不清人家的技术标准,自认为不错的产品屡屡被退货。“不与高手过招,就难以找到差距,学到真功。”靳保芳告诉记者。晶龙在合作中处处认真,虚心了解世界顶尖企业的技术要求,很快就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的提高。由此,晶龙集团凭借着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优势赢得了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青睐,在晶龙建立了硅探针材料实验室;与德国Solar-Fabrik公司签署70兆瓦光伏产品供货协议;与全球硅片老大——美国MEMC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通过与高端合作、与高端对标,晶龙集团的产品质量得到了飞速提高,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了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出适合国际需求的好产品,晶龙提出了产品质量做到“国内最好,世界一流”的目标,要求切实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真正建立并严格执行来料质量控制(IQC)、过程质量控制(OBA)、成品质量控制(IPQC)和出厂检测(OQC)等制度,从而使产品无论走到哪里,生产加工情况都一清二楚,逐步实现了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
  晶龙还把创新作为提升产品质量的“法宝”,紧跟市场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其研发的掺镓硅单晶技术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专利证书,而且在美国、欧洲也获得了专利审批。这标志着晶龙破解了光伏产业一项世界性难题,率先实现了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的稳定性、无衰减。“单晶炉原料输送装置”的开发,不仅延长了石英坩埚和石墨坩埚的使用寿命5倍以上,且产品优质率提高了30%,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千万元以上。  
  晶龙集团在选择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对标的同时,还不忘记下属各企业之间的对标。据记者了解,晶龙集团在每月的生产简报上,都对各子公司主要工序制造成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行业的位次及先进企业指标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使各公司通过与先进指标(标杆)对比,查找差距和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管理、推进技术进步,达到指标改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晶龙今年5月份的太阳能电池片月产能达到了105兆瓦,月出货量首次超过107兆瓦,均刷新历史纪录;5月份的8英寸单晶平均单台产量达到1005公斤,突破单晶单产最高记录。
  持续的对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晶龙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1.65亿元,同比增长259%,利税14.07亿元,同比增长782%。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河北晶龙携手世界500强建硅材料实验室
下一篇:河北晶龙4项创新成果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