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晶龙模式:让创新“跑赢”市场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河北日报 发表时间: 2011-08-15 已浏览 字号:

上半年,光伏市场经历过山车式的剧烈变化。用四个字形容叫大起大落。第一季度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从第二季度开始市场急剧萎缩,价格一降再降,几乎无赢利空间。光伏行业正在经历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次行业危机,并且这次危机来得更加突然,更加猛烈,更加残酷。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晶龙集团以扩市场、树品牌、稳发展为战略方针,沉着应对,稳扎稳打,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并在竞争中实现了新发展。这一切,源于晶龙集团长期坚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结果,可以启发我们的是———

  抓住技术创新不放松

  只有占领技术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制高点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作为高科技企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晶龙集团自成立之初,就把引进人才、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确立了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晶龙精神,成立了创新委员会,制定了创新奖励条例,用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促进产业升级,助推晶龙在光伏业界占据优势的竞争地位。
  通过实行专家创新与群众性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技创新经费。晶龙集团与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研究所、美国能源中心、荷兰能源中心和澳大利亚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了一支由150多名国内外专家和海外归国高端行业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投资1.5亿元建立了晶龙技术中心,拥有一个省级科技中心、三个研发中心、两个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同时,积极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组织员工到日本、瑞士等国家接受定项技术培训,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集团每年都要举行科技创新评审活动,对所属各单位完成的创新成果进行评定,为获奖单位或个人颁发证书、奖金,披红戴花开大会祝贺。员工创新热情逐年高涨,创新成果的数量由最初每年的几项、几十项,递增到2010年的360项。创新内容也由最初的生产难题、设备操作、消化吸收等单项科技创新,逐步扩展到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升级换代、填补同行业国内空白等方面,并且覆盖到管理、建设、文化等各个领域,使创新形成一种制度,一种风尚,一种自觉,带有全覆盖特征。

目前晶龙集团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600余项,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掌握和储备了多项光伏行业领先技术:已被世界光伏行业最具权威的德国弗朗霍夫实验室认证,国际上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8.9%可量产的技术项目——— 晶龙赛秀”(SECIUM),目前单晶硅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率先达到了19.2%的量产,居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晶枫超大晶粒准单晶铸锭技术,是全球光伏行业一项首创技术,它使单晶硅生产由拉棒变为铸锭,大大降低了光伏产品成本,该技术具有直拉式单晶的高转换率和低衰减率双重优势,引领世界单晶硅潮流的产品,目前用其硅片做成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8.2%的量产。研发的掺镓硅单晶技术已在美国、欧洲也获得了专利审批。同时,研发的大直径、低氧碳、高寿命太阳能级单晶硅与同类产品相比,可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2个百分点,受到国内外市场赞誉。N型单晶硅及其硅处理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能达到少子寿命超1000微秒的太阳能级单晶硅。研制的大直径、高纯喷涂石英坩埚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用该石英坩埚生产的单晶硅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成品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已经规模化生产并向国外出口。自主研发的CZ-120CZ-150型单晶炉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一个灵活运行机制
  实行科研生产一体化,围绕市场快速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首先是科研市场一体化。市场是企业的上帝,也是企业效益的归宿。市场需要决定企业的科研方向,也就是说企业的科研活动应当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需要什么,企业研究什么,继而生产什么,这样才能适销对路,这样才能通过创新求得发展。比如,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市场要求产品质量高、转换效率高,那么你就必须提高转换率。如果你的企业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在全球是最高的,那么,市场份额的占有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在所有的市场上,以质论价,顾客都不愿意买进价格昂贵的物品。那么,企业就应当研究如何降低成本,除保证自己的利益获得外,还应让用户满意。
  其次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创建之初,晶龙是生产集成电路级、二极管级微电子产品的,很快就向光电子跨越,就是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了,形成两条腿走路,互为犄角,互相依存。光电子产品最初是晶体生长,后来从切段、切方、切片,形成了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单晶硅材料基地,2006年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继而又延伸到组件乃至工程,实现了由材料到终端产品又到服务的跨越。为了规避风险,使产业链加粗变壮,我们还生产高纯石英坩埚、石墨热处理系统、单晶炉、悬浮液等必备产品,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实现了销售乃至出口。由此打造互相渗透、成为配套的高科技产业群,形成一种特色经济。
  再次是掌握决策权,避免受制于人。经过15年的较快发展,晶龙集团已有30多家种类多样的公司,就性质划分有独资的、有合资的、有旗下的、也有在美国上市的。但集团对各种类公司都予以控股。这样,当决策之后能够步调一致,从力量上讲,形成了一个打向市场的拳头。如果不能全部控股,力量必然分散,意志不好统一,调整步调一致的过程一长,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失去机遇。
  15
年来持续对单晶生产设备单晶炉进行更新换代,在提升产量、成品率和品质的同时,单晶硅棒的直径也由最初3英寸6英寸扩延到了现在的 6.5英寸8英寸,还储备了 12英寸16英寸单晶的拉制技术,随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系列产品。硅片生产设备多线切割机10年间机型换代 5次,完成了向大直径小角硅片的转变,切割的硅片厚度由早期的350微米到现在的180微米,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由原来的 17%到目前的19.2%,都走在了市场的前列。
   
紧跟市场潮流,调整产品结构,储备超前技术,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使晶龙各项产品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做精做强晶龙品牌
  严管理出精品,讲诚信,不断提高晶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8
年,正当国际金融风暴疯狂袭来的时候,晶龙集团一家下属单位生产的一小批单晶硅棒却出现了质量问题。面对有瑕疵的产品,靳保芳手起锤落,怒砸单晶。
  靳保芳告诉大家,越是市场困难的时候,越不能忽视产品质量问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决不能让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晶龙的信誉。产品质量就是大家的饭碗,谁砸企业的饭碗,大家就要先砸了他的饭碗。事后,靳保芳带头自罚工资1万元,在晶龙员工中引起了强大反响,从此,唱响了质量第一的高歌。
  “
质量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对产品质量常抓不懈,一定要在质量问题上警钟长鸣,要用过硬的质量塑造晶龙精品形象,形成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深具战略眼光的靳保芳把依靠产品质量打造晶龙品牌有着深刻的理解。
  靳保芳要求晶龙集团全体员工做到,一要时刻把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放在工作首位,使严把质量关成为每个员工的工作习惯。二要提高科学生产、标准化生产,严把生产工艺各个流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三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度,在产品质量上绝对不能含糊。四要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引进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在使用世界先进设备上要走在前面,该用的先进设备一定要用,要保证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全部合格达标的,使晶龙的产品全部成为免检产品。
  为了进一步提高晶龙产品的国际化标准,企业选择了世界上品质要求最严、最高,引领世界光 SUNPOWER公司,给他们做来料加工。加工费用很低,利润比做国内同类项目低很多,但晶龙毅然选择了这个国际强手。刚开始,企业根本摸不清人家的技术标准,自认为不错的产品屡屡被退货。不与高手过招,就难以找到差距,学到真功。晶龙人在合作中处处认真,虚心了解世界顶尖企业的技术要求,很快就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的提高,晶龙的产品质量得到了飞速提高,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合作,晶龙还认识到,要想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首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出适合国际需求的好产品。由此,晶龙参照国际标准,拉开了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的序幕。实施三大流程再造:建立(IQC)流程,就像是材料入库的海关入境卡,对原材料的进厂实施严格检验把关;建立(OBA)流程,就像是产品出口的国际护照,产品无论出口到哪里,产品质量参数一目了然;规范过程检测(IPQC)和出厂检测(OQC)流程,就像是产品质量的工艺保证书,产品走到哪里,生产制作情况一清二楚。
  自企业成立以来,正是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晶龙集团一步步发展壮大,一步步迈向新的高度。
  晶龙集团始终坚持靠质量铸造品牌,坚持国内最好,世界一流的质量目标。即使在光伏市场火爆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期,晶龙集团也始终严把质量关,并做好质量分类,什么档次的产品卖什么样的价格,都要向客户说清楚,从不欺骗市场,用质量和诚信在业界塑造了晶龙的金字招牌。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晶龙 技术为王“逆市飘红”
下一篇:晶龙自动化大型单晶炉填补国内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