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晶龙:一招“先”寒冬取暖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河北日报 发表时间: 2012-12-05 已浏览 字号:

早在去年下半年,晶龙经过反复试验,通过控制钢丝丝速、切割速度等,自主研发推广使用了超薄片切割法,新采用的切割钢线直径为100微米,切出的单晶硅片厚度仅为180微米,相当于二分之一根头发丝细,同时,硅片成品率达98%以上。而业内至今还在使用105-115微米的钢线。
   微米之差,差之千里。“在市场危机时期,拼的就是技术和成本。”刘巍说,晶龙使用100微米钢线,每公斤硅棒总能比别人多切出二三片硅片,单片比业内降低成本3毛多钱。在目前产品价格很低的情况下,晶龙占据了成本优势。
   科技创新的探索永无止境。在晶龙的硅片制造部线切车间,永远有一台线切机是用于技术革新的试验机,一步步摸索工艺,再一步步由小批量向大批量推广。“我们提倡员工从心理上不能知足,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一直走在技术的前沿。”
   今年上半年,光伏市场低迷,晶龙硅片制造部和晶伟公司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共同研发90微米的钢线切割工艺。
   “每降低1微米,生产工艺的难度将加大5倍,乃至10倍。”范玉红感触颇深地说。研发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是,钢线细了,就变得比以前更容易断。在切割过程中,一旦工艺不匹配,钢线就会绷断,正在切割的一整根方棒就作废了,一次经济损失高达3万多元。
   短短10微米的技术创新,摸索试验至少几十次。终于,90微米钢线切割工艺研发成功,切好的硅片最薄的厚度仅为0.17毫米,几乎是“薄如蝉翼”了,开创了国内线切行业的先河。
   “使用90微米的钢线比100微米的钢线利润率更高,成为晶龙在市场寒冬中的独特优势。”范玉红高兴地说,90微米的钢线切割工艺已经小批量投入生产,达到了推广程度。当市场回暖的时候,将大批量推广,到那时,晶龙将再次占得市场先机。
   然而,眼下的市场寒冬仍在持续。7月份晶龙代加工一片单晶硅片还能赚2毛多钱,但现在只能赚七八分钱。范玉红果断指出,晶伟要想在几乎没有利润的市场生存下来,必须早一步着手,成本必须再降6分钱!以8英寸硅片月产量600多万片计算,能挤出40多万元的利润!
   硅片制造成本要再降6分钱,这几乎达到了成本的极限,如何再挤出降低空间呢?
   范玉红让各部门下了“军令状”:“要严抓细管、深挖潜力、想方设法增效益,从耗材、管理等各环节几厘钱几厘钱地挤出来!”
   切片耗材的关键环节在于切割硅棒使用的钢线、砂浆、切削液。谁的钢线越细,砂浆越细,出片率就越高。“我们计划将切割一刀所用的钢线再减少10公里,研发新的断线保片技术,挤出3分钱的成本空间。”刘巍介绍说。
   砂浆、切削液的回收利用也将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晶龙将旧砂浆回收、提炼、再利用,利用率高达50%。切削液也加大了回收力度,一吨节省开支4000多元。种种技术创新的积累,能再挤出几分钱的成本空间。
   “未来光伏行业将重新洗牌,谁能在技术上、成本上先人一步,谁就是胜利者。”谈及市场前景,范玉红如是说。
   迎战,做优做强打造竞争优势
   “目前,切片代加工比企业直销赚取的利润高,增强了企业的生存活力,是当下一个正确的市场选择,但晶龙并不满足于此,也在不断做优做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生产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晶龙集团副总经理安增现向笔者描述着未来晶龙的发展方向。
   行业不好的时候,反倒是企业强化内功的好时机。
   “我们的产品生产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安增现告诉笔者,目前市场上6英寸、8英寸的硅片居多,但晶龙不仅仅生产这些,还研发推出了超薄片、7英寸和9英寸的特殊硅片、大直径单晶硅片、N型单晶硅片、掺镓硅片等高科技含量产品。“这些自主研发的特殊硅片,不仅价格高,利润高,还大大提升了晶龙品牌的影响力。”近日,晶龙晶澳太阳能公司传来好消息:公司推出的156高效直角单晶组件产品已经全面通过德国权威机构TUV莱茵测试,现已正式投入量产。此次推出的新产品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可达16.82%。目前市场对高效组件的需求强劲,而晶澳太阳能的组件产品又普遍领先市场5~10W水平,高效直角单晶产品极大地提升了晶澳组件的竞争力,使其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为了应对美欧的‘双反’,我们也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晶龙一位负责人欣喜地告诉笔者,晶龙已与中电投、中广核建立了合作关系,开拓光伏终端市场;近日,晶澳太阳能公司获得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的160兆瓦光伏组件供应大单;今年9月,河北省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单体发电建筑—— 晶龙“金太阳”光伏电站项目,顺利通过了由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一个个利好消息给晶龙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进军国内之余,晶龙在美国“双反”危机中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安增现指出,美国“双反”政策仅限于大陆生产的晶硅电池片,中国企业或许可通过从第三方地区进口电池、在国内组装成光伏组件的方式,来规避美国“双反”。
   安增现介绍说,截至目前,晶龙已与茂迪、新日光等台湾十大太阳能光伏上市企业中的8家建立了联系。
   此外,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晶龙加强了国外新兴市场的营销资源配置,在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地取得了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在泰国、中东及非洲已实现批量出货。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晶龙阳光慈善基金向平山捐赠电脑
下一篇:晶澳巧借中学化学攻克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