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光伏产业的制造大国,在经历了高歌猛进的黄金十年后,产能过盛的矛盾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面对欧美国家启动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在全国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的危机迅速放大,并引得人们关注。
是不是这个看似朝阳的产业已经到了夕阳时候?是不是这个产业没有了回天之力?是不是只有“政策扶持”才是他的救命稻草,除此以外死路一条?
记者带着这些网民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河北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
科技创新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下
记者:这是第二次来到晶龙,比三年前的规模大了很多,晶龙是国内做新能源的第一大企业,在全国500强之列。在发展当中,科技创新在里面的分量有多大?
贾二英:晶龙发展到现在不容易,从1996年到现在,也经历了17个年头。在这17年当中,科技创新从来都没有放下过,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始终如一。
根据晶龙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摸索方便操作、减少人力、降低能耗、节省原料的方法。现在每年有创新300多项,申请专利每年有30多项,尤其是单晶硅生长、线切技术,其核心技术就在晶龙,通过这些工作,提高了晶龙的核心竞争力。
光伏发电前景非常广阔
记者:光伏产业发展的这些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也有不少经验。您认为光伏产业发展到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
贾二英:光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尽管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也是飞速发展的十几年。光伏产业原来是“两头在外”,也就是原材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转变,市场在国内逐渐扩大,从这一点上讲,国内的“新能源程度”还很低,也就是说我国正是一片未开发的“新能源处女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光伏发电在我国市场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现在我国的太阳能产业链这种大而不全的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要进行产业调整升级,产业规模不应再扩大,将原材料与国内市场这两个局面打开,是产业发展不能跨过去的两个重要环节。
光伏企业投资非常关键
记者:据网友们的反映,现在光伏产业发展的情况处在一个瓶颈期,尤其是江苏无锡尚德电力的破产,给人们一种“光伏产业似乎成了夕阳产业”的感觉,从这一点看,对于光伏企业的经营,谈谈您的想法?
贾二英: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有好有坏,市场也会有所变化,会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态势。光伏产业的发展也要遵循发展的规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偶然。无锡尚德的破产就是一个偶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投资失利,现在光伏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资金流很大,如果在资金充实的情况下,把资金投向了与光伏关联少的行业,短期内又无法收益,那么无疑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资金链断裂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后面连锁的坏消息会接踵而来。
晶龙在这一方面做得可以说非常好,无论是负债率,还是打造的光伏产业集群的低成本,评估结果均是十分优良。
光伏产业前景仍然看好
记者:近日商务部也在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将会有更多利好消息和政策颁布,在这些好消息里,您最希望是哪些?
贾二英:对于这一点我的观点很鲜明,目前光伏产业要进行整合升级,保障光伏产业良性运转,将国内的光伏项目建设起来,造福子孙。
对晶龙贾总的采访结束了,但是我们对光伏产业何去何从的思考没有停止。科技创新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政策扶持存在于产业发展的特殊时期,原材料与市场两个因素在产业链中影响巨大,国内光伏企业集体面临欧美的“双反”调查,光伏企业面临的困难因素重重,矛盾内部错综复杂,但无论如何,只有科技的进步才会带来行业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