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前,全球大部分多晶硅用于满足半导体产业需求,光伏产业发展缓慢,尚无大规模的产品需求。随着全球能源紧张问题日趋严重,2003年德国光伏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德国乃至欧洲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发展,多晶硅的市场需求开始出现快速式增长,产能快速扩张。
在市场拉动下,我国多晶硅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已经由几乎是空白的弱势状态形成了数万吨生产能力的产业群,跻身于世界光伏产品生产大国之列。2010我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约28.1%。
2010年,我国光伏产业仍然存在“两头在外”的现象,即:四成以上的多晶硅原材料依赖进口,九成以上的光伏产品依赖于出口。为促进行业发展,2011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发布了《多晶硅准入条件》,引导行业优化布局、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随着我国能源问题的日趋紧张和鼓励太阳能发展政策的落实,我国将逐步成为太阳能光伏产品消费大国,进而带动我国多晶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需两个环节,一是还原提纯环节,通过还原反应将工业硅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多晶硅,目前获取高纯度多晶硅主要是通过改良西门子法;二是晶体生长环节,在铸锭炉内将高纯多晶硅熔融后进行定向冷凝结晶,从而得到太阳能级多晶硅。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多晶硅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促进多晶硅生产设备投资稳步增加,进而带动相关功率控制设备需求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