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升级“贸易战”中自查不足变得聪明 在硝烟弥漫的“贸易战”背后,企业家们应该思考经过贸易摩擦,光伏能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孟宪淦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我们需要在贸易纠纷,不断的挫折和问题之中变得聪明,这决定着我们今后的发展思路。” 不断的贸易摩擦让中国企业疲惫不已,好像中国光伏是如此敏感,如此容易招惹纠纷。中国企业规避贸易摩擦的能力小,有两个个关键因素恐怕是要认真研究的,一个是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另一个是缺乏核心技术。而后者更是制约光伏发展程度的最根本的因素。核心技术缺失让我们在贸易战争中频频中枪,因为受制于人。至于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这点,开拓国内市场已经频频被提起,国内市场将是未来光伏的重要阵地,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是使产业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沉下信赖不断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然后有计划的均衡发展,减少依赖性,这不就是变得“聪明”的表现吗? 技术、还是技术,是光伏产业的灵魂 综上所述,我国光伏产业在成长的途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尴尬、挫折、困难,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缺乏核心技术。对于成长期的光伏产业来说,充电的时候到了,而不是追求做一个“暴发户”。我国光伏产业此前的发展更多地是依仗钱、胆量和运气而忽略了技术创新。在中国光伏蓬勃发展的早期,企业们忙着扩张忙着争产能第一,甚至不怕付出诸如环境的代价。当时,产量排名是上去了,但是许多工厂的流水线和关键技术等高端东西都是买得别人的,这样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健康的,没有核心技术将一直受制于人。
中国光伏企业若想在未来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想在世界市场上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就要摆脱现在同质化、低水平、粗放的发展模式,走一条技术为本的高端路线。不过,走技术路线并不是一日之谈,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情境下,我国光伏产业陷在另一个怪圈:现在企业连生存都困难,怎么还会有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所以,从政府层面上,要为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请他们能够有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培养出来,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技术是光伏发展的杀手锏,拥有技术才能摆脱光伏的依赖性,加之中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规模化优势明显的条件,这才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复兴之路“。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阶段光伏产业严峻的背景之下有许多问题和现象值得去思考。如同成长需要经历阵痛、成功需要经历失败,中国光伏此时当痛定思痛,在逆境中浴火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