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关键字:

中日光伏装机占比逾全球三分之一

作者: 来源: solarF阳光网 发表时间: 2013-07-15 已浏览 字号:

 

  中欧贸易谈判举步维艰,价格和数量分歧较大,这使得中国光伏企业更加依赖新兴市场,尤其以日本和国内市场为主。根据NPD Solarbuzz发布的数据,2013年下半年中日两国光伏装机量全球占比将达到45%,按照下半年全球装机20吉瓦算,中国和日本的光伏装机量会达到9吉瓦。

  日本市场上半年需求量旺盛,中国一线企业也因此斩获了不少订单,晶澳、英利、阿特斯等都有不俗表现,部分企业对日出货量占比超过欧洲,日本市场较高的组件价格也帮助这些企业提升了毛利率。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CEO李仙寿表示,日本市场将成为继美国和欧洲之后昱辉阳光的第三大市场。

  日本市场巨大的诱惑不仅让在欧盟碰壁的中国企业垂涎三尺,也让很多未受“双方”波及的海外企业“眼热”。韩国现代重工业集团表示,为提升光伏业务运营情况,将把美国和日本市场放在比欧洲市场更重要的位置上来。该公司高级副总裁Sung-Rak Kim重点强调,虽然中欧“双反”为韩国企业创造了一定机会,但“我们还是会重点关注美国和日本市场”。

  日本和中国光伏市场的确会在今年发挥建设性的影响,根据全球各大光伏研究机构的统计,2013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可能为7-8吉瓦,日本市场需求量约为7吉瓦,欧洲需求量约为12吉瓦,剩下的7-8吉瓦被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瓜分,全球总需求量约为35吉瓦。

  以上数据表明,中日两国装机量今年会达到15吉瓦左右,占比超过全球需求量的1/3,更准确的讲是接近1/2,这是支持全球需求量同比上涨10%-20%的主要动力。也正是因为,光伏企业将焦点集中到了这两个国家。

  但全球光伏增长又显得极其脆弱,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全球光伏市场过度依赖中国和日本,假设中日两国需求维持在去年的水平,即中国4.5吉瓦,日本2.3吉瓦,则中日两国装机量仅为7吉瓦,也就无法弥补欧洲市场下滑造成的空白。因此,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实际上是中日两国需求量的增长,把全球市场的命运绑在两个国家上,可想而知风险有多大。一旦这些国家政策出现变动,全球市场需求量会立刻出现下滑。

  实际上中日两国政策下滑趋势比较明显,日本光伏度电补贴由去年的42日元/瓦下调到34日元/瓦,中国光伏标杆电价由去年的1.15元/度,下调到2013年年初的1元/度,再到今年中旬的0.75-11.15元/度,下滑速度非常明显,只是由于补贴基数过高,所以政策下调造成的市场萎缩并不明显。但如果中日两国需求量发生大波动呢,届时全球光伏市场恐怕难以延续上涨态势。

  第二,新兴市场(除中美日印外)雷声大雨点小,对全球光伏增长带动作用有限,根据业内人士统计,2013年非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光伏装机量都不会超过1吉瓦,估计到2016年东南亚累计光伏(PV)安装总量才会达到近5吉瓦;到2017年,非洲和中东地区的需求预计达到3.7吉瓦,约占全球光伏市场6%的市场份额。相比较而言,虽然这些地区增长速度很快,但四五年后的市场容量未必赶上目前中国或日本需求量的一半,再次凸显出全球光伏市场的脆弱性可言。

  相比2012年17吉瓦的需求量,欧洲地区2013年会产生5吉瓦的空缺,这5吉瓦显然是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所不能填补的,也印证了瘦死骆驼比马大这句话。

  行业对新兴市场的鼓吹更多是看到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率,实际上全球光伏装机量超过100兆瓦的国家屈指可数,更多是国家表现出的是发展光伏的意愿。而且对新兴市场而言,也存在严重分化的趋势,仍是某几个国家在支撑某一地区的需求量,其中南非和以色列占据非洲和中东市场需求量的80%,市场分布情况极度不合理。

  第三,全球光伏发展其实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发达国家装机不如发展中国家,这一颠倒现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新兴市场崛起更多还是政策刺激的结果,以日本为例,日本光伏补贴现在约为0.45美元/瓦,仍是欧洲多个国家的三倍,是典型的政策市场,其他新兴市场也是如此。新兴市场发展晚,对光伏行业仍抱有一定的耐心和好奇心,欧洲国家因为过度透支已经沦为了传统市场,相信新兴市场也会走同样的老路子,所以全球光伏发展其实不具备可持续性。有专家预计,日本市场年度装机量7吉瓦的火爆情况不会超过2年,将很快会延续德国和意大利的老路子。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南非:未来光伏发展空间“不可小觑”
下一篇:瑞信:中国太阳能供过于求状况或一年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