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等待欧盟双反 光伏业出路何方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发表时间: 2012-10-18 已浏览 字号:

 

记者从第112届广交会上了解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多事之秋还在延续。在美国“双反”落定后,行业正在等待欧盟“双反”的“第二只靴子”落地。众多光伏企业预计,欧盟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决绝”,但对不少已经饱受重压的光伏企业来说,仍是一场生死战。

“第二只靴子”困扰

“行业普遍困难是事实,但欧美市场关门不等于全球市场消失,现在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接受光伏产品的价格,我们已经打开新兴市场的门了。”熟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浙江索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曲强说。

有关企业人士介绍说,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为辅,兼顾其他国家市场的出口模式。现在美国双反终裁税率出台,等于“一只靴子落地”,而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中国企业实际上是在等待欧盟的“第二只靴子”。

在曲强看来,由于欧洲本土光伏产业诉求更加复杂,加之中国政府和光伏行业坚决反对,欧盟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决绝”,但给中国企业增添重重障碍是不可避免的。

转向新兴市场

在美国“双反”仲裁敲定、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大背景下,人们原以为中国光伏企业可能会进入一段“蛰伏期”。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在15日开幕的第112届广交会上,参展的中国光伏企业比上届还有所增长,摆出的产品更加多样化,摊位更加显眼,令不少参观者感到意外。

一些参展的光伏企业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今年行情不好、传统市场贸易壁垒增多,大部分光伏企业希望通过广交会这样的平台开拓新兴市场。

事实上,不论欧盟“双反”的结果如何,转向其他市场寻求发展,都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必然选择。

“这是全球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在以中国企业为主体的全球产业链的努力下,光伏产品的单价已经从2007年前后的超过4美元/瓦直线下跌到现在的0.6到0.8美元/瓦,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具备使用和发展该产业的能力。市场的打开,一方面引发了美国、欧盟对该产业主导权更加激烈的争夺,并为此不断打压中国企业;一方面也让以往罕见的中东、非洲和南美采购商登上国际舞台,给我们未来发展提供了契机。”曲强说。

光伏企业出路在何方?

然而,这种转变过程显然是痛苦的。一些参加广交会的光伏企业人士说,尽管今年以来光伏产业投资明显停滞,但此前积累的产能已经非常庞大,难以消化,在转型和转产过程中,很多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会批量“死亡”。即使具备“过冬”实力的企业,也要承受很大压力。

从广交会看,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变重点还放在了拓展产业链条和转变经营模式上。企业从销售光伏面板和充电器为主,转为推出更多的光伏应用产品,如太阳能水泵、太阳能家庭供电设备等;此外,一些企业还开始尝试通过电子商务拓展业务,直接开通面向海外消费者的网上零售,反映也相当不错。

“我们希望今后国家扶持的重点放在整个光伏行业上,而不是针对个别企业。”耿耿说,德国通过电价补贴来刺激太阳能安装,这种扶持政策更加理性,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中国光伏下旬新增安装量或将超4GW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