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一系列“利好政策”密集发布,一些光伏类公司和专家表示,政府的支持将给我国光伏行业度过寒冬带来希望。
光伏行业“强心剂”不断
近期能源局、国家电网、财政部、银监局等多个部门从多方位出台或酝酿出台光伏行业的利好政策,与美国终裁、欧盟立案双反等海外利空形成对冲。
10月底,国家电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做好分布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单个并网点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且接入电压在10千伏以下的光伏项目,将减免包括调试、检测等在内的服务费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投资将由国家电网负责,即免去接入费,并且全额收购这些项目富余的电量。本月,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出台: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括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部分,都可以获得0.4-0.6元/度的补贴。
扶持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利好不断,给陷入低迷的国内光伏市场带来了一丝曙光。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我国东部并网发电成本跟终端销售电价已经较为接近,按此补贴力度,自发自用和多余电量上网均享受同等电价,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10%以上。作为电站配套设施的逆变器将迎来机遇,阳光电源等也将受益;金刚玻璃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也有望重拾升势。
此外,国家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装机量确定为21吉瓦(1吉瓦=10亿瓦)。同时,由财政部补贴的2012年“金太阳”工程总量由1.7吉瓦升调为3吉瓦。“这些政策对光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释放库存有一定帮助。”一家A股从事光伏产业公司董秘说,但获得补贴有一些条件限制,不是所有企业能按时拿到,目前行业还没有完全好转。
国内光伏企业仍面临洗牌
“即使利好政策频出,国内光伏行业仍面临洗牌,大多企业短期内经营难改善。”一位资深光伏公司技术员称。“现在这个市场还有点冷,我们期待政策有持续性。”
日信证券的研究员也表示,随着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收紧政策,加上企业自身发展问题,今年光伏企业进入“寒冬期”,因此我国政府不断推出措施进行支持。短期来看,国内政策以挽救信心为主,难以快速改善企业经营困境,也无法扭转供求关系和低迷的价格;中期而言,国内对分布式光伏的推动将引导出健康成长的国内需求市场,预计将逐渐涌现出一批专业的系统集成服务企业。
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也认为,201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3吉瓦,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达21吉瓦,那么未来几年每年约有4-5吉瓦的新增装机容量。2011年,全球超过80%、24吉瓦的太阳能新增装机在欧美地区。即使在一系列光伏支持政策下,国内需求的增长也只能弥补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损失的20%-30%,不能改变全球光伏产能过剩的困境。上述分布式光伏利好政策有利于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困境,但对面向全球市场的光伏企业而言,影响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