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国务院调研光伏业:银行须支持骨干企业

作者: 蒋卓颖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时间: 2012-12-14 已浏览 字号:

 

中国光伏产业在严冬时节迎来暖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一行莅临无锡尚德电力。”12月7日下午3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网站挂出这则短讯。

马凯是在12月6日考察尚德的,这是他此番来江苏进行光伏产业调研的最后一站。到无锡前,马凯一行在12月6日这天还考察了徐州的中能硅业、保利协鑫和常州的天合光能。12月7日,马凯在无锡召开了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

“马凯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等各大部委已花数月时间对中国光伏产业提前做了调研,并已草拟了一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草案。”参加座谈会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马凯在座谈会上透露,根据这次座谈会的意见,国家将要出一个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还将出台几个用于实际操作的配套文件。

“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马凯在江苏调研中表示,“光伏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尽管暖风频吹,但业界认为,光伏产业能否走出困境,仍存不明朗因素。

“行业本身的深层问题不解决,国家挽救光伏制造业的希望恐怕会成为泡影。”一位12月7日参加了与马凯座谈的光伏企业负责人向本报表示,之前几年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并不少,但由于政策不落实,产能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等原因,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光伏制造业并未能赚到钱,即使这次国家出政策把国内市场启动起来,大部分红利可能还是流入电站运营商囊中,制造业仍然无利可图。

“银行对光伏骨干企业必须支持”

马凯来江苏之际,正值光伏产业的危急存亡之秋。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原本欣欣向荣的中国光伏产业形势急转直下: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提起“双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等行业龙头企业亏损累累,背负巨债,濒临破产。

江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中心,集中了国内60%的光伏产能,三分之二的光伏企业信贷,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75家涉案企业中,有72家在江苏,江苏因而成为光伏危机的首当其冲之地。但今年1-4月,江苏的光伏电池出口同比下降39.2%,光伏产品自去年以来价格跌幅接近五成。

危机迄今尚未见底,在马凯调研的过程中,光伏业界人士纷纷陈情,反映目前面临的困难。

保利协鑫主席朱共山在12月7日的座谈会上诉说,银行目前对光伏产业采取信贷压缩政策,抽贷转贷时利率叠加上升,使光伏企业贷款难度,融资成本大增。眼下年关将近,大批银行贷款将在年底到期,融资问题迫在眉睫。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反映,英利今年的出货量为2GW,明年的订单也已排满,但企业已经没有资金组织生产。

施正荣则呼吁银行在危难时刻要帮扶光伏企业,不能对所有企业一刀切地全部停贷。他并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金融政策。

“对这些呼声,马凯在座谈总结时明确表示,银行对于光伏行业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优秀企业,必须要支持,例如尚德,有技术、有规模、有品牌,供应链上有400家公司,影响面大。”

马凯还表示,本次会议就是为了落实国务院领导对于光伏产业的多次批示精神,根据会议意见,最后要出一个指导意见,为了便于实际操作,还需要出台几个配套文件。

“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据一位与会者回忆,在12月7日的座谈会上,马凯引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这一名句给大家鼓劲。他说:光伏是朝阳产业,新型产业,也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欧美对中国双反就因为中国是强大对手;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危机都是暂时的。

马凯强调,一定要坚定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发展光伏的战略决策没有变,必须贯彻落实,不能动摇。

马凯的话让光伏业界人士看到了希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一位参加与马凯座谈的光伏企业负责人毫不讳言他对光伏产业政策落实现状的不满。

比如,2009年,国家出台发展光伏终端市场的相关政策,但几年下来,终端市场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西部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长期不能完全并入电网,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无法按时发放,以地方国企和央企为主的电站开发商和承包商没有收益,就反过来拖欠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组件供应商的货款,使得光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巨额应收账款难以回笼的问题。

“一边是银行在收贷,一边是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东西拿不回钱,企业怎么能不陷入困境?”上述企业人士反问。

这位负责人认为,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制造业是投资最大、就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的环节,也是国家真正需要拯救的环节,国家目前给予光伏发电的1元上网电价是有盈利空间的,但没有被组件商所分享。他担心即使国内市场做起来了,届时大部分红利可能流入电站运营商和开发商囊中,制造业仍然无利可图。

一些公开数据显示这一担心并非没有根据:今年下半年,光伏组件销售价格已跌至行业平均成本价格以下。如8月开标的中电投150MW光伏电站项目,14家申请招标企业的组件平均报价为4.5元/瓦。同期开标的三峡20MW光伏电站项目,20家申请招标企业的组件平均报价4.43元/瓦。由于国内项目招标均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故这两个项目最终中标价格分别为4.42和4.1元。

光伏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光伏行业组件产品的平均现金成本为4.2元/瓦左右,还不算上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等。故实际的组件成本价格均高于招标价。“不解决价格倒挂的问题,国内市场的启动只能使企业出货越多亏得越多。”

而国内光伏组件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被多位光伏业内人士认为是造成价格倒挂的主因,这已导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业绩急剧下滑。

“价格战再这样打下去,所有的企业都要死。”一位参加马凯座谈会的光伏企业老总呼吁,光伏行业应积极展开兼并重组,产能达到供需平衡,避免恶性竞争。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3年全球装机量将增长26%到41%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