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寒冬中前行发展

作者: 来源: 中国政协新闻网 发表时间: 2012-08-16 已浏览 字号:

   为何说薄膜电池的潜力巨大?据丁建介绍,薄膜电池最大特点是“能自由伸屈”,在与建筑、器物结合上更具优势,并且其较好的透光性和美观性也促使薄膜电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一特点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显示无疑。

   BIPV是将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而玻璃幕墙是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BIPV可以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幕墙,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同时,利用其可以就地发电、就地使用,节约电网投资并减少输电、分电的损耗。这些优点使得BIPV系统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潜在市场。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城市建筑一体化应用和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未来,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用户侧发电上网和补贴政策的出台,BIPV更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丁建特别指出,在旧房改造方面,甚至在农业大棚的建设和利用中,由于晶硅组件质量较重且成本较高,利用薄膜电池进行建筑改造优势明显。

   同时,柔性薄膜光伏模块的出现使得光伏发电应用不再局限于沙漠、有平整表面屋顶和墙壁,现在所有的应用都拥有了整合光伏发电模块的可能性。丁建指出,柔性薄膜电池在与户外设备的结合上(比如在背包、帐篷上加入薄膜电池组建)以及与家具、家电的结合上都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提升转化效率CIGS前景诱人

   薄膜电池中,硅基薄膜电池(a-Si)、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是三种主流的技术路线。

   其中,硅基薄膜以较低的成本、简单的生产工艺以及灵活的应用方式,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据丁建介绍,中国在硅基薄膜电池方面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仍是目前中国发展薄膜电池的主要方向。丁建指出,未来从研发上来看,将着重提高转换效率,力争突破转化效率达20%以上的技术;并在超薄技术方面做出努力,达到60微米左右(目前是200个微米)的目标。

   CIGS方面,近2年来技术进步很快,转换效率现在能达到13%-14%;且工艺和设备要求复杂,国际上尚未形成标准生产工艺和技术垄断企业。丁建表示,中国企业有望通过自主创新,引进设备或与国外设备企业合作等形式加快CIGS薄膜电池的产业化。据悉,目前,CIGS的试验室转换效率已超过20%,接近晶硅电池的试验室转换效率,技术前景诱人,成为未来薄膜电池的投资亮点。

   “我们虽然目前产品生产以硅基薄膜为主,但从研发上,时刻关注着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也在上马一系列试验线,包括晶硅技术向超薄方向发展的技术也在跟踪。我们要走在前面,不会跟在后面。”丁建表示。

“薄膜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目前应用和技术的成熟度要比晶硅滞后,我们认为至少还有20%的潜力尚待挖掘。”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安大略省要求尽快完成上网电价补贴计划修订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