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技术进步。这里谈到的支持不光是资助基础性的研究,还要支持市场的培育,从而让企业有成长的空间与技能。这样的支持可以采取认证体系(瑞典的实践,促进了风能的飞速发展)或上网电价(德国的实践)。太阳能并非是唯一需要这类支持的能源技术,其他新兴的技术,例如燃料电池,更先进与廉价的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热发电、氢的贮存等技术都需要支持。
一些人质疑针对技术发展提供的补贴,例如德国为太阳能提供的补贴。这些人,特别是经济学家,往往把补贴的成本与很多缓解气候变化努力的成本进行比较,进而坚持认为,提供补贴是削减排放措施中更为昂贵的选择。但这样理解就是完全的南辕北辙了。问题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削减(一些)排放”,而是这些技术补贴能够催生出气候挑战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买单的技术补贴将改进并降低这些先进能源技术的成本,而这些先进技术从长期来讲,将最终解决气候危机。
光明前景
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理解太阳能的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从中不但能实现全球很低的、甚至零碳的排放,还能够获得造福所有地球人的能源供应。这一切的实现,只需要在全球5%的沙漠里铺上太阳能电池板就行了!当然现实情况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光伏电池都安装在沙漠里。作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项目性价比更高。我们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太阳与风力的不同情况,改进并进一步发展一系列应对的措施,来充分运用这些天然的能源。从长期来看,由于太阳能热电池可以即时贮存,有可能成为可行的选择,类似的选择还包括电网扩展,太阳能与风能中提取氢气,以及实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等。
如果我们集中投资于太阳能,产出的将是无限的能源!这样做的好处包括可以将生物质能源的需要降到最低,因为生物质能源的种植会与全球粮食种植争地,还不断地对热带雨林造成威胁;我们也不必增加核能发电了,因为存在核武器扩散以及核电事故的巨大风险。
全球能源系统零排放的转化需要超过五十年,或者一个世纪的时间。太阳能与风能的年增长率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翻十倍才行。几十年间,我们都不得不受到旧的技术的拖累,现在建造的煤电厂可能还要存在30-40年。然而,从长期来讲,我们完全有机会应对这个挑战。
我们也许就生活在一个转型时期,能源的革命能够让“绿色地球”的梦想成真;30年后追忆历史时,我们也许会感慨万千地说,就是这个时候,2012年前后,世界能源体系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新能源革命从此风起云涌这是完全可能的。但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对太阳能以及风能技术的支持体系,例如德国与中国的上网电价方案,并且将这些支持体系普及到越来越多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