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自救 光伏行业整合动真格

作者: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表时间: 2012-09-07 已浏览 字号:

 

  “我们最近在和相关部委下属的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就目前形势下推进行业整合提出我们的具体设想,具体整合方式还在商讨中。”国内一家在美上市的光伏龙头企业告诉记者。

  欧美“双反”大棒相继抡起,占90%以上份额的海外市场加速萎缩,可以预见,光伏行业多数企业正濒临破产。生存的压力已逼迫一些尚在“残喘”的行业龙头开始集体“自救”,一方面继续在价格恶战中争食仅存的市场“蛋糕”,另一方面也希冀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始筹谋产业横向整合。

  一直以来,众所期盼的光伏行业整合,“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而这一次,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可能是动真格的了。

  生存大考验

  当6日欧洲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正式立案的消息传出,业内疾呼“光伏行业进入史上最黑暗时代”。的确,近1400亿元出口额瞬间灰飞烟灭,数十万人集体丢掉饭碗,近90%的市场份额加速沦丧,这一切可预见的严重后果即将成为现实。

  “远的不说,如果近期一些赴美上市的龙头企业交不出一份说得过去的财务报表,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面临集体退市的风险。”一位业内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美国市场几乎所有光伏中概股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股价暴跌,到现在,一些企业已进入“1美元股”行列,退市风险骤增。

  而还有“残喘”空间的龙头企业,则在仅存的市场空间中搏杀。上半年以来,到下游投资建光伏电站以拉动产品订单,已成为包括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内的众多光伏企业的重要选择,最为常见的是,继续以“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报价投身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以获得仅存的市场份额。

  整合在行动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无序竞争的局面,业界不断发出“产业步入整合期”的呼声。但市场好的时候,优势企业宁愿选择纵向产业链延伸,扩充产品规模,也不愿兼并重组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也因为能够拿到源源不断的订单,生存无忧,也并无主动投怀送抱意愿。 

  如今的情况已发生改变。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中小企业目前大面积停产,行业厄运连连的现实已让他们萌生退意,特别是之前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企业,为促其生存,政府甘当“媒人”,为引入战略投资者牵线搭桥。而对于行业龙头来说,巨额的负债已让其纵向扩张举步维艰,行业间的整合,尽管短期内无益于提升业绩,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得到政策的支持,获得财力补充。

  的确,据记者了解,去年底以来,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已经有意力推产业整合以规范国内光伏市场秩序,而众多企业的“债主”——国有银行也已开始受命为资产负债糟糕的企业引入国有战略投资者,以辅助整合进程。

  温总理此前在江苏调研时曾指示,对于光伏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应通过行业整合以及兼并重组来解决。显然,目前政策及企业双方均在采取实质行动来落实这一指示。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6日直言,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光伏企业将会出现兼并重组浪潮。

  就企业而言,目前比较认可的整合方式是,政策扶持优势企业作为整合主体,由企业自行选择并购对象。但政策上主张,依托行业组织主导,强力推进企业间的重组,包括吸引中字头企业入主。高纪凡表示,产业整合要顺利推进,不能搞“拉郎配”,而是应该由企业按市场原则自由选择并购对象。

  发力国内市场

  业内普遍认为,行业若要走出低迷,必须依靠国内光伏市场的加速启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到去年底国内光伏装机量只有290万千瓦,距离2015年2100万千瓦、2020年5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没有问题。

  中央及地方政策层面正发力国内市场扩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家层面,除大幅上调中长期光伏装机目标外,还将出台分布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具体管理办法,力促市场需求释放。青海省也在近期宣布,今年底前,青海将集中发放一批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审批“路条”。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国内光伏企业已在临危布局谋变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