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Solarzoom与安信证券联合举办的光伏行业研讨会在上海举行。Solarzoom首席分析师Dr.Jason Tsai、IHS光伏部门资深分析师Glenn Gu、安信证券高级分析师苏旺兴对光伏市场现状、价格走势、新兴市场与逆变器市场做了深入分析与解读。
2013年第一季度出现涨价潮,Solarzoom首席分析师Dr.Jason Tsai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去年12月份需求反弹、Q4产能紧缩和大举囤料。对于二季度的国内市场的走势,需要观察三个重要指标:多晶硅“双反”、欧盟“双反”,以及中国上网电价下调。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组件厂商对日本的出货量急速增长,对中国企业来说,日本已成为继德国后的第二大重要市场,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从之前的5%提升到目前的20%以上。这也是今年年初组件出现涨价潮的原因之一。JasonTsai表示,自日本大型电站兴起之后,光伏在日本市场成为全民运动,对非日本品牌接受程度日益增高。如果日本FIT补贴下调幅度不大的话,“日本热”将持续到2013年整个年度,预计今年日本市场的安装量在4GW。
IHS光伏部门资深分析师Glenn Gu进一步表示,日本市场因为有议价,所以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光伏市场。与此同时,对配套的保险有一定要求。
“乌克兰在市场上没有太大的认知度,Activ Solar一家独大。”Jason Tsai谈及乌克兰市场时表示,据Solarzoom行情中心的观测,今年1月份,中国企业到乌克兰的出货量比到日本还要多。因此,乌克兰对年初组件涨价也有一定的贡献。
英国今年会有两项政策发布,4月1日开始将削减5MW以上光伏项目的补贴,下调幅度在25%;5月后,将削减5MW以下项目FIT3.5%,因为调降量不大,影响不大。一季度英国大型电站的需求相当大,对中国组件的需求在100-200MW之间。
谈到新兴市场的进入,Glenn Gu认为企业很纠结。一方面,新兴市场存在投资周期长,投入高,政策风险大,潜在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尤其是很多新兴市场的价格并不诱人。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又顶着低产能利用率,贸易风险恶化,传统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进入,审慎地进入新兴市场。”
Glenn Gu看好亚洲和美洲光伏市场的发展。“相比2012年,2013年的欧洲市场将下降20%,亚洲市场将增长10%,美洲市场将增长5%。2014年将维持2013年水平。”
安信证券高级分析师苏旺兴在分析时指出,2013年中行业政策见底,但不代表盈利会有明显恢复,也不代表产能可以去除;2013年底到2014年初,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会基本平衡;明年年中,行业景气度会的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
就商业应用来说,苏旺兴认为未来会出现以下三个机会,一是商业模式的转型,组件制造商可能会转型为纯组件制造和下游电站的服务提供商;二是配套产品(如逆变器)的龙头厂商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三是体制红利,中国大规模分布式并网的结果,将促使电网的配网端会逐渐放开,类似德国的输配电模式。四是光伏平价上网后,储能将得到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