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莞已建光伏电站项目15个 项目总投资5.53亿元

作者: 来源: 东莞日报 发表时间: 2013-08-16 已浏览 字号:

 

  东莞光伏发电应用项目分布地图浮出水面。日前,市经信局发布《东莞市光伏应用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市已建光伏电站项目15项,项目总投资5.53亿元,总规模46.32MW,占全国光伏装机量的0.67%,初步估算到2017年全市可建成光伏总装机量超过3GW。

  目前在15个光伏发电项目中,已经并网运行发电的项目有2个,累计发电量约200万kWh。已建、在建光伏发电应用项目主要集中在虎门、麻涌、松山湖,南城、石碣、东城有少量分布。

  光伏发电成本在持续下降

  《报告》披露,目前,全市已建、在建光伏发电应用项目包括信义工业园太阳能屋顶发电、万科住宅产业化基地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主要集中在虎门、麻涌、松山湖,少量分布在南城、石碣和东城。

  对光伏发电的前景,《报告》指出,在技术革新和产业链优化的支撑下,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运营电价已从2-3元/kWh下降到1元/kWh以下(不包括税收、管理、维护以及电网分摊费等)。预计2020年之前,光伏发电有望与煤电具有相同竞争性的平价上网,迎来爆发增长期。

  市经信局认为,国家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应用步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将为我市发展光伏产业提供良好机遇。而且与其他光伏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东莞的光伏产业没有历史负担,更适应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

  光伏发电应用呼吁政策支持

  不过,《报告》也指出,全市光伏电站项目全部都是自发自用,以“并网不上网”的形式与电网连接。“整个行业而言,光伏发电最大的问题还在上网,和传统电力价格存在落差。”松山湖一家不愿具名的光伏发电应用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同时,市经信局提出,对白天用电不均衡的企业单位,在休息时间(周末或假期)的光伏发电,无法通过企业单位自身进行消耗,若无法将电力送出收回成本,将影响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也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东莞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光伏发电应用扶持政策,导致项目申报主要集中于行业内企业,未能有效调动普通用电企业和单位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示范效应还不太明显。

  东莞光伏应用之“最”

  信义工业园装机量最大

  目前,东莞光伏发电装机量最大的项目,是虎门的信义工业园太阳能屋顶电站项目,装机量20MW,总投资2.2亿元,预计并网后年发电2100万kWh。

  全市15个光伏发电项目中,已经并网运行发电的项目有2个,累计发电量约200万kWh。其中,并网运行时间最长的项目为万科住宅产业化基地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并网运行26个月,累计发电94万kWh。

  松山湖光伏发电项目最密

  从分布上看,东莞已建、在建光伏发电应用项目,主要集中在虎门、麻涌、松山湖,南城、石碣、东城也有少量分布。

  值得关注的是,虎门拥有光伏电站项目2个,总装机20MW;麻涌拥有光伏电站项目2个,总装机15.81MW;松山湖拥有光伏电站项目5个,总装机8.4MW;南城拥有光伏电站项目4个,总装机3.26MW;石碣拥有光伏电站项目1个,总装机2.3MW。

  《报告》认为,伴随吸引大型光伏企业落户建设薄膜光伏基地,麻涌、松山湖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的申请建设,企石、松山湖和麻涌将逐渐成为我市近期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区域。

  国家支持光伏项目最多

  东莞的光伏项目多为国家支持项目。其中,“金太阳”工程项目43.14MW,光电建筑项目2.92MW。其他企业自建项目0.17MW,政府自建项目0.1MW。

  现有光伏电站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家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项目投资,国家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约50%,剩余投资资金均由企业自筹解决,没有针对项目进行单独贷款。

  使用晶硅组件比重最高

  《报告》称,现有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回收期5-13年,投资回收期长短主要取决于采购期成本的差异,尤其是组件价格在2011年内下降幅度超过5成。现有项目所用组件类型以晶硅为主,占比98%,本地组件使用率约为50%。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工信部数据证实光伏产业回暖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