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对记者表示,“电价政策调整,必须要保证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保证投资能按时回报,而且能全额被电网收购和并网,同时补贴资金也要到位。”
他表示,《意见》首次对补贴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这就相当于把市场的规则告诉投资企业了,由此便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投资回报和周期。”
在拜尔能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学军看来,国内市场仍存在三个问题,“最主要的是并网问题,要保证100%全额收购,这种承诺不能由电网企业决定,而应该由政府部门强制执行并监督;第二个问题是在国内投资光伏电站成本过高,目前国内对新能源的贷款利率超过7%,如果能降到4%或者5%左右比较合适;第三个问题是电价虽然可以随时调整,但作为政策要保证20年或25年的投资回报期内保持电价不变,要保证投资人能回收成本,这是底线。”
晶科能源副总裁姚峰日前也表示,“其实只要解决好电费拖欠问题,整个行业就活了,国家给一块钱的电价,但一般会拖欠一到两年,这期间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资金问题,业主没有办法从银行贷到款,以至于没有钱给供应商,同样的供应商也没有钱给它的上游,行业的生态环境就变得非常不健康。”
而对于分布式的发电补贴政策,中节能绿洲(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代存峰则表示,“如果分布式光伏的补贴价格在0.45元以上,大部分东部地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就能够保证在8%以上的水平,对投资者来讲才会有投资热情。”
“中国国内很多能源政策都很碎片化,而且错位,主要是补贴错位,要对终端环节进行补贴而不是生产环节,越补贴越生产,就越会造成产能过剩。”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主任罗响在近日召开的青海光伏研讨会上对中国的光伏补贴政策制定提出建议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