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一章 有识才有胆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我不大习惯听恭维,只要呵责有理,纵使是骂,到我身上也会变成加快前进速度的动力。因此,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我就说:“不摘掉贫电县帽子,要我这局长干什么?” 经过半年调查摸底,我断然决策:一、购买9600千瓦电力指标;二、改造更新全县主要线路;三、加速建设四芝兰11万变电站。我们有些人总是守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信条,纵使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一万比一,也终因有“万一”之险,就放弃了追求成功的机会。我却不信这个邪。
  中红网:你到电力局才半年,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举动,有没有因此引发争议?
  靳保芳:在商定这个决策时,尽管我作了充分说明和反复解释,但消息一传出,局里局外还是一片震惊。大家一算账,干这三件事,起码需用资金3000多万元。这对一个名盈实亏的县电力局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好心人便劝我步子放慢点,说:“万一卖不出,光利息就是个背不动的大包袱!”我当时铁了心,说:“为了宁晋的经济发展,这个险我冒定了!”
  后来,我按国家集资办电的政策向社会集资,发动电业职工集资和向银行贷款,三管齐下,很快筹集了3000多万资金。与此同时,组织人员设计、勘测、施工、维修齐头并进。1994年4月,全县主要线路改造了,四芝兰11万变电站投运了,9600千瓦电力指标到位了。在电力建设期间,我踏遍了宁晋的41个乡镇,364个行政村。不到一年时间,电力局由乱到治,实现了五大历史突破,购电量售电量均突破了一个亿,利税实现137万元;线损由15.03%猛降到7.25%,累计为国家节电250万度;全县一跃成为富电县,经济腾飞如虎添翼。
  中红网:听说,当初你们申请购买电力指标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靳保芳:这里面的确费了不少周折。申请购买电力指标报告打上去以后,省电力部门告知,当年的指标已售完,等来年吧!面对这一泡汤的事,我没有失去信心。我多次找有关领导,说宁晋严重缺电状况和宁晋干部群众对电的期盼。为了能争取到电力指标,那些日子,我起早贪黑,天天到省城找有关领导磨,有时一等一天。好事多磨,宁晋的缺电状况引起了领导重视。有关领导经过研究,不仅调给宁晋9600千瓦的指标,还照顾2000千瓦。这一下,宁晋的用电指标翻了一番,使宁晋农村的严重缺电状况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第二年,宁晋的购电指标费翻了一番。这样一来,我们抓住机遇,提前几个月买上电力指标,不仅提前一年多用上电,还为电力局节约了800万元的开支。这对当时资金极度紧缺,年利润仅有l30万元的宁晋电力局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就这样,经过10年奋战,我们把一个“老大难”单位,建成了河北省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河北省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发展十强县局之首。
  中红网:柳局长,你是靳总的老部下,对他的远见和胆量了解颇深。在他之前,宁晋一直是“贫电县”,而他上任后时间不长局面就发生了巨变。你认为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哪里?
  柳辉强(宁晋县电力局副局长):关于风险购电这个问题,靳局长跟我们谈过。那些年,宁晋县电力局的局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实在讲,他们都想把工作干好,不甘心头戴一顶贫电县的老帽子,但一茬接一茬照戴不误。
  原因何在?国家的政策是集资办电。大县摘帽只能集大资。困难大,风险也大。这时候,“只怕万一,但求无过”的传统观念,就会跳出来让你迅猛刹车。于是,手中有一元钱,也只办八角钱的事,以求稳妥无失。这一刹车,不知使多少英雄豪杰壮志未酬,使多少壮丽事业中途夭折!要说靳局长与别人的不同点,那就是他成功而大胆地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为宁晋的电力事业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4、“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以科学预测为基础的”
  中红网:靳总,你曾指出,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以科学预测为基础的。你能否结合晶龙的发展对此加以解读?
|<< << < 1 2 3 4 5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无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二章 为子孙后代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