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四章 做长产业链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19、“强强联合,构建完美产业链”
  中红网:一个企业的主导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后,往往会进一步拓展其产业范围,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晶龙是如何围绕单晶硅进行产业延伸,从而实现链条化的?
  靳保芳:我们之所以发展迅速,很重要的是有一个完美的产业链,这也是强强联合的产物。围绕主导产品单晶硅生产,我们同时催生了与主业相关的一批横向延伸企业,如高纯石墨加工厂、高纯石英坩埚厂、多晶硅选料厂、真空泵修理厂、包装材料厂等服务群体。这样做的结果,解决了某些产品由国外生产到国内自主生产,大大增强了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从一般的半导体材料向高精尖的器件级、电路极产品延伸,从初端的低附加值产品向终端的高附加值产品迈进,形成了以太阳能单晶硅为主导产品的生产系列,具备科研、生产、维修、贸易、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集团内部相互联动、互相促进的产品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科技企业群,打造了企业航母。
  中红网:产业的横向延伸增强了晶龙的市场适应能力,那么在产业的纵深发展上你们有什么举措?
  靳保芳:我们在产业发展链条化的纵向延伸方面,也有所突破。两年前,晶龙与澳大利亚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马丁·格林创办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合资组建了“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年产太阳能电池75兆瓦,并于2006年建成投产。目前,该公司年产太阳能电池达到225兆瓦,填补了晶龙生产太阳能电池这一空白,进一步健全了晶龙的产业链,从而形成从单晶硅到终端产品的产业链。
  中红网:为什么宁晋被人们称为单晶硅产业的“圣地”?
  靳保芳:一是规模大。这里拥有单晶硅炉300台,比位居世界第二的要多出一倍。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目前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线切及配套设备500余台(套),年切片能力达到近亿片。二是产量高。2006年所产单晶硅1169吨,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50%。三是质量好。这里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率平均达16.7%,最高达17.7%,居世界一流水平;线切设备、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员工的拉晶和线切技术也居世界领先水平。四是品种全。目前,这里能生产二极管级、集成电路级和太阳能级等多种规格的单晶硅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2005年,时任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在视察晶龙集团工作时称赞,其成功之道是有“一个好机制、一个好项目、一个好路子、一个好环境、一个好合作者、一个好班子”的“晶龙模式”。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三章 合作共赢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