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
我们晶龙集团虽然是一家有7000多名员工,以生产太阳能电池系列产品的高科技、外向型、新能源大型跨国公司。但由于坐落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城,所以企业在招收较高素质基础的员工上是件比较失望的事,较早地意识到教育是公益事业,企业也有责任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拿出300多万元用于捐资助教,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拿出2000万元捐建100所希望小学。多年来,与教育部门的员工接触也感受到当前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比例不尽合理。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有限的投入中,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所占的比重低于高等教育。还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平衡的问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所需资金投入的基本格局是: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只提供少量的资金。大多数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一些经济欠发达县份,还是吃饭财政的时代,却负担着绝大部分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经费。根本拿不出相当的资金,用于中小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校舍的维修改造,而中央和省级财政又拿不出钱,这就形成了“地方拿不起,中央管不着”的尴尬局面。
二是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农村办校条件差,待遇差,一些优秀教师、青年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师资配备不够均衡。
三是体制不灵活。教师待遇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职务终身制,能进不能出。在农村,既有教师老龄化、观念老化、知识老化等不称职问题存在,又有编制限制师范院校毕业生不能录用、优秀教师资源闲置的问题。
为尽快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特建议如下:
一、加强执法力度,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国家已经明确规定要按照国民经济增长幅度,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长比例,作为行政法规予以硬性规定。特别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列入地方政府执政的硬性指标予以考核。要将中小学校舍建设、学生入学率、流失率和学生成绩纳入量化考核。要强化督察和考核力度,实行一票否决。
二、拓宽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除逐年增加国家各级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之外,还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尽量支持教育。一是政策鼓励和荣誉激励,动员更多企业和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教。二是可设立教育彩票形式筹集教育资金。
三是国家发行教育国债形式筹资。所有筹资必须专款专用,向基础教育倾斜,向义务教育倾斜,逐步改变农村办校条件。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待遇,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可根据地区差异,出台政策提高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职务津贴、伙食津贴、交通补贴,让农村教师的收入高于城市教师,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到贫困地区任教。
四、实行分配制,建立交流制,引入竞争制,不断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实行分配制,就是国家部属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分配,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交流制,就是对城乡中小学教师实行定期交流和培训实习。既提高了教师素质,又使城乡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引入竞争制,就是打破教育终身制。每年对教师进行重新竞聘。凡有任职资格的都可参加竞聘,实行优胜劣汰,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五、切实减轻农村中小学校的经济负担。建议由中央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九”欠债的偿还。并出台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土地、城建、环保等有关税费的专门文件,给予切实政策优惠,予以减收、免收。
六、建立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建立由当地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任董事长,由校长、学生家长和德高望重的乡老、村老任董事的学校董事会,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每个学期至少开一次董事会,总结研究和安排学校工作,要参与学校经费的使用,教师工作的评价,教师的招聘和辞退等多项重大工作。
2008年3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