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二部 参政议政:化“危”为“机”渡难关科技创新促发展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3-31 已浏览 字号:

靳保芳代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北代表团的发言

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觉得很亲切、很中肯、很实在,让大家有信心、有办法、有奔头。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如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让我们增强了信心,而且提出了许多解决当前困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比如,温总理讲到要继续通过推动自主创新,发挥各方面科技力量的优势,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讲得非常好。

在自主创新方面,我们晶龙集团有深切体会。近几年,我们依靠自主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使得一个创建于1996年、仅由3台单晶炉、10余名工人起步的乡镇小厂,历经12年艰苦创业,创造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翻番的奇迹,2008年集团销售收入实现118亿元、利税实现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73%54%;集团销售收入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362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164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27名、第22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第24位,被评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河北省企业效益50佳第6位、省企业纳税50佳第38位、省重点行业排头兵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2位。其中,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投入达6亿元,共完成创新项目246个,申报国家专利10多项。如多瓣组合式石墨坩埚的制备方法和用于加工圆弧面槽的专用刀具双双获得了国家专利,“单晶硅制备炉石英坩埚增容加料”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28英寸大直径石英坩埚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创新成果都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812月份,投资1.5亿元的晶龙科技中心被成功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投入使用,为晶龙集团科研活动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

人们常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世界各地蔓延,任何企业都逃脱不了这场危机带来的困难和厄运。在这种情形下,每个人都要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风险意识,二是机遇意识。在危机面前,我们不仅要对风险做好心理准备,还应该在风险中寻找机遇,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当前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很多困难,但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机遇。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来拉动内需,不仅有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有许多促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要积极掌握这些动态,抓住利好政策,特别是要实施科技创新。

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动力和生命力。要是不搞这个科技创新,企业就会很难发展。面对当前的严重金融危机,必然带来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取得核心竞争力?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那就需要掌握三个要素,即质量、价格、服务。这三个要素是联在一起的。在这三个要素里,关键是质量。那么,怎么抓好质量?这就要靠技术实力,靠科技创新。只有用科技创新,才能站在竞争的前沿,才能超出别人;只有用科技创新,做出的产品比别人的质量更高、标准更严,少让市场有所挑剔,这才有一定的竞争力。可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就是企业家的生命!再一个是价格优势,要凭加强管理,这里也要靠创新,来降低成本,包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可见,企业需要发展,要赢利,只有靠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来实现。所以,只有质量、价格、服务这三个要素都抓住了,企业才上去了,才能站在竞争的前沿。这三个要素,还能形成一个竞争的品牌:我的东西在同样的情况下,比别人的便宜;同样的价格,我又比别人的质量好,并且我的服务比别人到位、到家。这样,就是竞争非常残酷,我还能站住脚。所以,国家发展要讲创新,企业发展更要讲创新,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二部 参政议政:关于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建议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看“晶龙模式”怎样打造世界单晶硅产业“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