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源 温如昌 段同刚 许建波
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提到太阳能用单晶硅,业内人士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中国宁晋的晶龙。晶龙实业集团以单晶硅为基础材料,产品分微电子和光电子两个序列,在微电子系列生产应用广泛的半导体器件级、集成电路级系列产品;光电子产品则以太阳能级单晶硅及电池组件为主,以单晶炉、石墨制品、石英坩埚为辅。是一个集生产、科研、加工、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国家命名的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
晶龙集团创建于1996年,单晶硅是在电力能源紧张中寻觅到的一种新能源基础材料。晶龙虽然从三台单晶炉起家,但自我超越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息。经过十年持续打造,如今已发展壮大为拥有11家子公司、其中9家中外合资公司,近6000名员工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创新的路子,具备了新能源、高科技、外向型的时代特色。
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 晶龙集团拥有单晶炉340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晶龙发展的坐标原点。晶龙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线切片设备100台及其与之配套的退火、倒角、磨片、清洗设备500余台套,已经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加工,年生产能力5000万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2006年,晶龙集团生产单晶硅1169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8.37亿元,出口创汇8600多万美元,跻身于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和河北省百强企业行列。
独一无二的单晶硅太阳能产业链 晶龙集团通过自主创新,上溯下延,一步步形成从头到尾的产业链条。在合纵上从“原料—晶体生长—切段、切方—切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这样一条世界光伏产业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连横上,生产与主业配套的高纯石墨件、石英坩埚及单晶炉的制造和维修,代替从美国、日本和法国的进口。形成了纵横交织、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不仅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规避了高科技产业链条脆弱的风险,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光伏产业的强强联盟 为了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向世界开放的晶龙,联盟的企业都是光伏产业的强势。首先合资的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1997年合资以来,日方10次增加投资,总额已达3亿元。澳大利亚太阳能科技发展公司是生产太阳能系列产品的知名企业,晶龙与其共同投资7.5亿元建成年产175兆瓦的晶澳太阳能公司。2007年2月7日晶澳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晶龙与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美国海姆洛克公司实现战略合作后,在“拥硅为王”的时代,拥有了坚强的原料支撑。
一流的科学家队伍 晶龙集团创建在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基地上,十年来,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材料研究所的教授带领研究生一直参与晶龙的科技创新;1997年与日本合资后生产的单晶硅棒片,质量达到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成为悉尼奥运场馆的新能源。2005年,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创办的太阳能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加盟晶龙后创立的晶澳公司,抢占了世界太阳能电池科技制高点。2006年河北科技大学在晶龙设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中外交流、企科联盟、企校合作,使新能源的科技成果在这里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晶龙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率达17%以上,为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06年,晶龙已完成技术攻关课题100多项,取得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承担起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获国家专利两项,重掺单晶硅、石英坩埚、高纯石墨热系统等五项产品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奖,其中两项还被列入2005年国家火炬计划。
优良的创业环境 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国家实施新的能源战略,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近两年,先后拨付2000多万元资金支持晶龙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两度来晶龙视察。国家有关部门和省领导多次来晶龙指导工作,省政府把宁晋单晶硅园区发展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发展规划。邢台市委、市政府把单晶硅作为经济立市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宁晋县委、县政府把晶龙集团发展当做扩权强县的一号工程,在全县大力弘扬晶龙的创业精神,并且把经过县城的一段国道命名为晶龙大街,为晶龙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靳总:“晶龙决心用创新实现对新能源的承诺,珍惜机遇,发挥优势,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达到年产单晶硅棒6000吨,硅片2.7亿片,太阳能电池425兆瓦,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走在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前列。
2007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