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光伏产业的脊梁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郭立文 随秀亮

200727,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传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来自中国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融资2.4亿美元。

对于这条消息,多家外电给予了密切关注。援引观察家评论指出:中国晶澳的成功上市,代表着中国单晶硅光伏产业已经跨入世界前列。中国晶龙集团的崛起,将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提供有力的技术与产品支持。

绿色产业 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

进入21世纪,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日益短缺,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单晶硅产品以其绿色、无污染的特性在代替煤炭、石油等能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晶龙集团以“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为己任,其开发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寿命长、光电转换率高,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推崇的绿色环保产品。

晶龙集团的崛起,必须首先提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中国光伏企业风云人物、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燕赵慈善家。

机遇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靳保芳得到了一个信息,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开发研制的“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是当今国际绿色能源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已有两项成果获国家专利,一项获国家发明奖。

这一消息让时任宁晋县电力局长的靳保芳眼前一亮:单晶硅可用于太阳能发电,被称为绿色能源和朝阳产业,属高科技项目,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过靳保芳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获得了河北工业大学三项专利产品技术并共同创办了产学研基地。1996年晶隆半导体厂创建,当年投产就创利税100万元。

“选准一个好项目,创业就成功了一半;如何做大做强企业,人才和技术是关键。”靳保芳对此有深遂的理解。

人才方面,首先,在内部营造了一个引才、用才、留才的环境。为提高员工素质,他们先后送7人到清华大学深造,并全员搞培训,仅2007年邀请专教授到集团讲课,培训费就高达100多万元。其次,在外部不惜一切代价广招英才,使世界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就这样,与日本松宫、与澳大利亚太阳能、与美国海姆洛克……一个个坚实的战略同盟堡垒建立起来了。20055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第一人杨怀进与太阳能研究处于国际前沿的澳大利亚马丁格林实验室顶尖“高手”戴熙明、布鲁斯、泰德等博士来到晶龙创业。现在,晶龙聚集了28位国内外一流的太阳能技术专家。国际化人才、技术团队,给企业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依靠国际化技术团队力量,晶龙系列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晶龙集团驶入发展快车道:1998年单晶硅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00年成为亚洲头号生产商;2002年则居世界之首。如今的晶龙集团已发展为占地2000多亩,拥有12家子公司、9家合资公司、8000多名员工的国际型集团公司,建成世界唯一完整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和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片加工中心。2007年晶龙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人民币,利税17.2亿元,上缴税金3.15亿元,出口创汇2.04亿美元。20081-6月份,晶龙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115%;上缴税金3.06亿元,同比增长100%;利税13.9亿元,同比增长115%。连年蝉联宁晋县纳税状元和邢台市第一创汇大户的桂冠,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利润率连续两年在中国电子企业百强中名列第一,晶龙集团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业界奇迹。

然而,靳保芳并不满足,他又确定了更大的目标:在宁晋建起中国硅光电子工业城,把晶龙集团做大、做强、做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成百年老店、世界名企。

开拓创新 科技产业化引发品牌风暴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技术是晶龙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展源泉,只有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因此,晶龙从创业之初就建立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的联盟,实施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一体化工程,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多年来晶龙与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一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通过成果转移、联合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技术创新进程。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全球最大单晶硅生产企业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靳保芳“拥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