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领跑阳光事业

作者: 宋国强 来源: 邢台日报 发表时间: 2011-01-18 已浏览 字号:
——访郭守敬科技贡献奖获得者任丙彦
  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成果做成一个产业,做成全球第一的生产规模,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每一个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幸运的是,这个梦想我实现了!
  隆冬时节,北风正冽。然而走进晶龙集团,踏入任丙彦教授的二层别墅,扑面而来的温馨,让记者身上的寒意瞬间消融。
  郭守敬科技贡献奖获得者任丙彦,身兼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晶龙集团副董事长,系国内单晶硅领域的权威人物。这位阳光事业的领跑者,用温暖厚实的双手欢迎寒冬里的到访者。
  开门见山,对话围绕他的阳光事业——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展开。
  任丙彦 宁晋县耿赵庄人。1970年,他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任职于河北工业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以及半导体材料,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任丙彦说
  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把单晶硅技术带回家乡
  任丙彦是宁晋县耿赵庄人。1970年,他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任职于河北工业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以及半导体材料,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光伏产业是强国富民的产业,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事业。”任丙彦说。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发展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德国,大力扶持光伏发电市场,之前其市场容量占全球光伏市场的二分之一,直接为世界范围的光伏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
  1995年,任丙彦回到家乡宁晋,参与创建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使之获得奇迹般的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材料单晶硅生产基地,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在发展中,晶龙集团以控股的形式与澳大利亚合资创建了晶澳太阳能公司(JASOLAR),并于2007年2月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晶龙集团目前的发展规模已经可以傲视全球:形成了年产单晶硅6000吨、硅片5亿片、太阳能电池2500兆瓦的产业规模和纵横产业链条。2010年销售收入达261.4亿元人民币,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光伏界之首。
  “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成果做成一个产业,做成全球第一的生产规模,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每一个科学家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幸运的是,这个梦想我实现了!”谈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任丙彦一脸欣慰。
  作中国乃至世界光伏行业的领跑者
  作为晶龙集团的技术总负责人,多年来,任丙彦把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上,着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就是作中国乃至世界光伏行业的领跑者。”任丙彦说。据统计,这些年来,任丙彦和他的技术团队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600余项,承担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
  “晶龙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实现从晶龙制造向晶龙创造的转变。”任丙彦介绍,他们的创新内容由最初的生产难题、设备操作、消化吸收等单项科技创新,逐步扩大到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升级换代、填补同行业国内空白等方面,产生了一项又一项新成果。
  在硅单晶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的研究中,任丙彦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NTDCZSi退火中850℃产生的辐照施主现象;在国内外首次将掺镓硅单晶的电阻率成功地控制在和掺硼一样的水平(0.5~3Ωcm),实现了100%的利用并抑制了95%以上的衰减。掺镓硅单晶技术不仅在国内获得了专利,而且在美国、欧洲也获得了专利,标志着光伏业界的一项世界难题被成功破解。
  “目前,我们晶龙的拉晶单机月产能突破了1.23吨,切片水平突破22万片,单晶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量产达18.7%,在行业中都处于最高水平。”任丙彦说,“可以自豪地说,晶龙已经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领跑者。”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晶龙集团聚力掀起新扩张“风暴”
下一篇:晶龙集团2010年销售收入超26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