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年的创业中,作为技术领军,任丙彦参与了晶龙集团从零到260亿元产值的全部创业过程。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他从培养原始技术团队到培养大批后续技术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曾荣获县长特别奖、邢台市郭守敬科技贡献奖、国务院专家津贴。
然而,这位成名专家的脚步从未停息。
任丙彦介绍,光伏产业技术成熟期尚短,科技进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国内光伏产业,在许多技术领域已经实现与国外“平起平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美国召开的材料科学学术交流峰会上,他被推选为光伏分会执行主席。
与难得机遇并生的,是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任丙彦分析,2010年世界光伏市场容量为14吉瓦,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产能占全球的70%,其中中国大陆占居51%;2011年世界光伏市场有望有13%的升幅,而我国太阳能电池到2011年有望达到30——35吉瓦。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的不同步,将使阶段性供需失衡迅速凸显,洗牌竞争形势日益严峻。
在任丙彦看来,能否在大起大落的市场中健康发展,在阶段性产能过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地分析判断市场形势,科学预测中长期市场走势,及时制定应对市场波动的经营战略和科技方向尤为重要。
领跑全球阳光事业,已经成为任丙彦及晶龙集团下一步的重要目标。“我们不怕竞争,我们时刻准备着竞争。与同行业强者竞争,我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强,为人类普及太阳能的事业梦想也会更早实现!”面对挑战,这位满头银发的科技带头人,回以坚毅和从容。
知识就是财富,人才就是资本,人才旺则事业兴
回顾晶龙集团的创业史,任丙彦对人才的作用感悟良多。
“事实再一次证明,知识就是财富,人才就是资本。企业、行业、地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散则事业败。”
在任丙彦看来,晶龙之所以会成功,最根本的一点是对人才的重视。“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是一位一心创业报国的企业家。1995年,他费尽周折,无数次到天津争取单晶硅项目,争取专家的技术支持,让人感动。”任丙彦说,“从1995年筹建晶隆半导体厂到今天,创业的过程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愉快的。在晶龙工作感到舒心、顺心,是我和与我一起来晶龙工作的同事共同的感受。”
谈起靳保芳,任丙彦有着说不尽的话:“靳总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高超的人力资源专家。他知人善任,宽宏厚道,能像魔术一样的把各类人才凝聚在一块,为企业发展各尽所能。”
任丙彦讲了一个故事:当年从天津和他一起到晶龙工作的老工程师吴树田,当初答应最多干两三年就走,可后来被晶龙的企业文化氛围所吸引,被靳总的精神和诚意所感动,至到如今,这位70多岁的老工程师为晶龙服务的热情仍然不减。
“晶龙是一片人才的洼地,一个创业的福地。而孕育晶龙的邢台市,近年来同样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栖息创业环境。”任丙彦说,特别是前不久邢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抢先抓住了国家重点支持战略性产业的历史机遇,发展空间巨大,活力无限。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愿竭尽全力,继续奋斗,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让家乡经济与我们的阳光事业同步崛起。”这位年愈60的光伏专家,谈起家乡的未来,仍然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