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261亿:质量拼出“晶龙奇迹”

作者: 张计友 段同刚 田思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发表时间: 2012-03-13 已浏览 字号:
 
2011年以来,光伏行业进入“寒冬”,全国1/3的光伏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一些勉强维持的企业也被亏损阴影所困扰。然而晶龙集团却生机勃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61.8721亿元,利税20.7875亿元。今年以来,已接到硅片和电池片订单140余兆瓦,各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
如此“奇迹”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记者的探求,董事长靳保芳归因于晶龙全方位、高标准的质量管理。
品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不让一片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在晶龙集团品质部检测室,身穿白色质检服、头戴质检帽、只露出两只眼睛的质检员们正熟练地对单晶硅片进行检测。每个硅片上夹着一张标签,上面详列着各种编号数据。品质部经理柳志强说:“只要有这张标签,从拉晶、切方、线切、清洗每个环节的数据以及生产、检测人员的名单,我们都能查出来。”
    一张小标签的背后是晶龙着力打造一流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懈努力。在国内光伏业界,晶龙率先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督流程,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记录,质量参数追踪一目了然。201110月,他们对《硅单晶质量标准》、《硅单晶方棒质量标准》和《太阳能级硅单晶片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对产品的氧、碳含量以及外观与尺寸精确等要求做了进一步收紧。为了落实质量标准,晶龙将单晶质量控制情况与员工业绩挂钩。一次,晶龙集团一家下属单位生产的一批单晶硅棒出现了质量问题,怎么办?董事长靳保芳带领集团所有的生产管理人员一番“噼里啪啦”,将这批问题单晶砸得粉碎。事后,靳保芳带头自罚工资1万元。
    对标生产:树标杆、找不足,千方百计提高生产质量
    记者在参加晶龙集团管理干部大会时,看到场外的对标展览吸引了许多人。展牌用柱状或线状图形对比各生产单位的产量、成品率、成本等数据以及发展趋势。从这里,大家可以找到自己单位与集团最高水平的差距,集团的最高水平成为许多单位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分厂紧盯集团冠军,集团瞄准业界一流”。对标活动中,产品质量作为一项体现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对标比武的关键内容。晶龙企业技术中心每月都会下发《质量简报》,对各公司成品率等情况进行对比排名。
    集团下属单位纷纷亮出各式招数提高生产质量。“我们把一级品成品率作为考核重点,实行末位问责制。”硅片制造部经理王文江说。
    对标活动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或生产方式,迅速在整个集团得到推广。据下属松宫公司生产部部长李红友介绍,对标活动使该公司201180型炉拉晶成品率较上年度提升了2.54个百分点,每公斤单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1元。
    科技创新:高水平、全方位,为质量提升建立技术保障
    在晶龙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本厚厚的《晶龙集团科技创新项目汇编》,里面收录了2011年晶龙集团所有的创新成果共计336项。一个省级科技中心、三个研发机构、两个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一支150余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汇成了晶龙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2011年,晶龙世界首创的“晶枫”准单晶铸锭技术将多晶硅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到18.5%,远远高出同行业16.8%的平均水平。“赛秀”技术则使晶龙单晶硅光电转换率达到19.2%,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此外,晶龙掌握和储备的多项光伏行业领先技术正持续不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先进生产力:掺镓硅单晶专利产品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产业化推广,电池转换效率实现了高效稳定无衰减;率先掌握的N型高寿命单晶生产工艺,可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以上,比现在流行的P型单晶高出3个百分点。
    晶龙还利用旗下石墨、石英、设备制造等辅助产业链条优势,从生产设备及辅助耗材入手进行技术创新,带动主业生产质量的提升。晶龙自产的高纯夹层喷涂石英坩埚可使拉制出的单晶硅成品率高出同行10个百分点……
记者感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如是定义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现实中,一个又一个企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声誉受损甚至关张倒闭的事例,无不证明此言非虚。企业的设备更新、工艺改良、科技创新、强化管理,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好的产品,而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也正是一个企业综合水平的真实反映。没有高质量,就没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没有企业的市场美誉度。行业危机中晶龙的出色表现,也再一次充分证明,企业的生与死、盛与衰,最终还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晶龙:鏖战“寒冬” 再攀高峰
下一篇:晶龙集团携手美国公司开发新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