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关键字:

聚焦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市场最新动向

作者: 来源: 太阳能光伏网 发表时间: 2014-10-19 已浏览 字号:

 

   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上游的光伏企业,开始走向下游做太阳能发电,这实际上等于把市场掌握在自己手里,产品和发电业务结合,找到较好的出海口。

  根据NPD Solarbuzz光伏技术路线报告显示,薄膜和高效晶硅组件的供应量将从2014年的5.3GW增长至2018年的14.5GW。先进的晶硅电池概念预计将占更大的市场份额。2015年后,已知的先进晶硅组件供应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200%,到2018年达到7.6GW。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小编特意汇总了一下光伏行业近期最新的市场动态,以便了解。

  【光伏产业链】

  多晶硅

  9月国内多晶硅市场整体稳中上涨,月初国内多晶硅的市场均价为160700元/吨,月末国内多晶硅价格上涨至163000元/吨,涨幅为1.43%,较去年同期价格上涨25.63%。

  2014年8月,商务部宣布自9月1日起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预计美国会释放1万吨左右的硅料供应缺口,由于国内多晶硅大厂下半年并无新释放产能,预计会出现短期供需不平衡。Q4多晶硅价格看涨到24-25美元/公斤,或将显着提升国内企业季度盈利。

  近期多晶硅价格较前期有所上涨,走货正常,主要是长单合同,目前内蒙古已经建成了五个光伏产业园区,形成了2.2万吨多晶硅、1.6万吨单晶硅的年产能。下游光伏产业持续疲软,处于低谷,对多晶硅市场产生一定打压。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太阳能装机量不足3GW。山东省大力推进光伏电力建设,国家的一些利好政策有效维持了多晶硅市场价格。

  随着光伏市场需求改善及多晶硅产品价格上升,多晶硅行业投资热情正趋于高涨。内蒙古、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新建产能5万吨/年。但是,多晶硅市场供需平衡脆弱,应警惕再次出现新一轮产能过。

   单晶

  台湾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产能重心转至单晶产品

  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中国组件制造商位规避在2012年底开始针对中国产电池实施的原产地反倾销税而大规模购置台湾产品,在经历了这一销售激增后,台湾制造商已受到美国反倾销决定的重创。主流制造商,如新日光等,正试图通过向日本等由于住宅市场蓬勃发展而青睐使用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校组件的市场出货,来填补中国组件制造商所留下来的销售缺口。

  据EnergyTrend表示,新日光将50%的产能转移至单晶硅产品的生产,其他各制作商也将生产重心从多晶硅产品上转移开。预计单晶产品预计在2015年将占到台湾行业总产量的30-40%。台湾各制造商所采用的电池技术为PERC,产能在1GW以上。

  电池组件

  组件效率决定未来五年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

  根据NPD Solarbuzz光伏技术路线报告PV Technology Roadmap显示,基于常规太阳能级硅片光伏组件产量将占今年太阳能组件总产量的89%,全球前20大太阳能组件厂商中有16家都是供应此类组件。由First Solar和Solar Frontier引领的薄膜组件将占接近8%,剩余的约3%份额属于高效晶硅组件供应商,如SunPower和Panasonic。

  在未来的五年中,太阳能光伏制造和终端市场供应将分为以下三种技术类型:使用常规太阳能级硅片的标准晶硅制造技术,使用高质量硅片的高效晶硅制造技术;使用类似平板显示行业中沉积工艺的薄膜面板技术。

  太阳能设备

  2014年10月7日, 光伏设备巨头GTAT宣布破产。在光伏领域,GT曾表示,一种创新的电池金属化及互联技术,预计将可以大幅节省生产及安装太阳能模块的成本。以MerlinTM这个品牌面世的新技术,其主要部件包括一个可以代替三条银制汇流条的灵活栅极。但该技术也在段时间内难以量产。 不过GTAT是由于运营流动资产危机,迫使破产的,并非市场所迫。

  今年国内的目标是12到14GW,占全球1/4到1/3。装备方面,国内基本上能够实现80%左右的国产化,原本太阳能“两端在外(设备从国外进口,产品卖到国外)”的格局已有所改变,进口装备大大减少。太阳能应用在国内,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中国的企业由于强大的竞争力,国外的太阳能企业竞争力不足,已经慢慢退出市场。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6年多晶硅产量新增25GW
下一篇:2014年光伏应用趋势报告:亚洲成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