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关键字:

2014年光伏产业十大市场趋势预测

作者: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发表时间: 2014-02-12 已浏览 字号:

因此,这些地区虽然同比增长较快,但对全球光伏产业的贡献非常小,短期内仍属于玩票性质。

五、中国光伏制造业难以形成并购大潮

中国光伏电池组件产能超过40GW,占全球总量的67%。光伏行业若要彻底走出低迷期,产能过剩问题必须改善。因此,2013年9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业内专家指出,光伏制造行业整合大潮即将启动。不过,随着2013年年底光伏大厂率先再次展开的大规模产能扩张,预示着许多人想像中的光伏制造业兼并重组大潮将不会到来。

有数据显示,国内产能规模靠前的三家企业2014年合计产量计划就已接近15GW,分别是英利6GW、天合4GW、煜辉3.5GW。虽然这有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但仍可以预计,2014年行业仍将维持小厂“死而不僵”、大厂“大而不强”的局面,直至下一波行业萧条。

六、中国多晶硅触底反弹

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将达25万吨,同比略有增长。其中全球主要多晶硅生产国如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产量分别为5.5、4.8、4.3和1.4万吨;我国产量约8吨,同比增长12.7%,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仅能满足我国50%的市场需求。

由于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加上国外多晶硅低价倾销,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较大,2013年上半年我国在产企业仅有7家,下半年受行业整体回暖和我对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出台影响,陆续有企业复工,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2014年,随着国内下游应用市场的扩大和稳定,预计多晶硅价格将在20美元/千克上下浮动,国内主要多晶硅企业的市场份额或将企稳回升。

七、光伏产品出口继续呈现多元化趋势

2013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26GW,同比增长13%,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出口量约为16GW,出口额约100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对欧出口份额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日本市场则跃居首位,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出口额约为22亿美元。另外,对美国、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额分别占10%、5.2%和4.5%。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业内机构预计,2014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49GW,除了中、欧、美、日等主要市场,新兴市场短期需求也将进一步放大,因此,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仍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的市场多元化特征,对此前各主要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分散。

八、国内市场或将纠结于分布式的发展模式

2013年,我国新增装机量预计10GW,同比增长122%,居全球首位,其中光伏大型地面地站约为7GW,分布式发电约为3GW。

2013年年底,国家能源局出台2014年国内光伏装机规划,明确12GW的指导目标中,有8GW为分布式发电。

但由于市场对现行分布式光伏发电收购价格的认同度较底,加之分布式光伏缺乏成熟可操作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预计分布式光伏将成为2014年国内市场的持续热点话题,或仍将维持此前兴趣者多、行动者少的态势,如无相关突破,全年8GW装机目标难以实现。

九、企业盈利状况或将普遍好转

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光伏企业的毛利水平均有大幅上升,行业排名前20位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盈利。分析师认为,三季度业绩集体转正,主要受益于国内市场抢装、组件需求火爆、价格平稳等因素,是由于下游电站需求旺盛开始向电池、组件环节传导。

2013年下半年的抢状行情中,由于行业现金流的进一步困难,以及制造业库存基本清零,业内新增三角债较少。

2014年,预计这一态势将得到延续,这将有利于业内企业改善即期盈利能力,持续出货企业的盈利状况,或将持续好转。

十、或有创新应用模式出现

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以分布式为主的发展方向的确定,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有望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介入,这将大大促进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或将因此出现创新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快速增长的俄罗斯2014光伏市场
下一篇:2014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十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