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之六:供大于求状况仍将保持
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需要太阳能产品的地区没有中国产的太阳能,这是一场严重的失败。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在其产业成熟期都会有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2013年仍然保持着行业霸主地位,而且必须要一直保持下去。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外贸市场则是发展壮大的砖瓦。要保证全球范围内的光伏产品供应,适当的供大于求现象是可以容忍的。当然,在目前而言,新的产能爆发周期短期内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现状也只是轻微的舒缓。这种现状会持续,但不必恐慌。真正的契机需要太阳能成本的再一次下降,而这,需要的是变革性技术,2014年不会出现。当前的紧要任务为此做技术与资本的累积而已,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道路,还很长。
预测之七:太阳能多晶硅生产企业仍将萎靡
经历了太阳能行业发展初期的大快上乱象,目前国内多晶硅制造产能不仅没能实现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目标,自家保留地也被攻陷。不得不说,当初多晶硅生产的盲目规划与无序,是如今中国多晶硅行业苦果之源。即使今年商务部对美韩产地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展开“双反”阻击,然而,刚性的市场需求与国内多晶硅制造企业良性产能的不足,多晶硅“双反”效果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一步错步步错,3年的时间,足以形成多晶硅技术的代差。况且,在普遍亏损的多晶硅企业中,有多少企业能拿出足够的技改资金呢?
预测之八:中国范围内大陆与台湾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将正式展开竞争
2013年台湾太阳能电池厂商发货量年成长高达42%,全年台湾厂商电池片出货瓦数超过8.3GW。现如今中国太阳能电池产能不再像以前一样绝大部分分布在大陆地区。台湾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初露头角。如此大的出货量,“双反”牵出中国台湾地区,这是一个迟早会发生的事情。而且此次太阳能“双反”案调查过程凸显出了地区性矛盾,台湾地区太阳能企业对同行的不信任让人觉得可笑。但也客观体现了一个事实——中国范围内的大陆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与台湾制造企业的竞争已经开始。而且在美国的挑逗之下,如果短视的一方采取不必要的错误竞争手段的话,这种竞争将会更加剧烈,最终造成俱伤的局面。
预测之九:新兴市场开发者将获得巨大收益
2013年以来。全球新兴市场的范围和所占比重都有所扩大。非洲、海湾地区、东盟经济圈、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开发与逐步成熟,市场先行者们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回报。虽然总体来看,新兴市场对太阳能产品需求普遍在较低水平。然而,新兴市场的开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它更是当前市场成熟战略观的体现。目光局限于尺寸,坐井观天的结果是眼界的狭小与低端的心境状态。根据巴西、沙特阿拉伯、印尼、智利等新兴太阳能应用国家未来能源计划,2014年将是一个大有可为之年。这将是我国太阳能行业主线战略之一。一些较小规模的光伏企业或许也能在此间寻得一线生机发展壮大。
预测之十:逆变器等周边光伏器件企业将兴起
在我国,逆变器光伏周边器件普遍的价格较低,而且由于国内对于储能需求不那么强烈,市场总额并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规模。但是由于政策的刺激,国内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呈现大规模增长的态势。国内光伏市场的大范围开启,对光伏逆变器等光伏器件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供求影响价格,国内光伏器件市场必将在太阳能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