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关键字:

2014年影响光伏市场的5个最重要数据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14-03-19 已浏览 字号:

 

预计2014年将会迎来一个持续的组件供货回潮期,对于太阳能产业相关人员和观察家们来说,这是太阳能行业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时机。作为佐证,笔者在此提供了5个关键性统计数字。

在过去的几年,大部分太阳能制造业的数据统计者在统计行业数据时,都将焦点目光针对在太阳能行业的供过于求以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上:存在多大的产能过剩;陡降的组件价格到底降了多少;有多少企业公司因此被迫完全退出市场;而供应商又为此损失了多少钱。

然而,在过去的6个月里,我们却目睹了一个明显好转的的市场情况和太阳能供应基本面上的明显改善。由于中日美三国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供应商的暂时撤退,光伏产品价格已经渐渐稳定下来了,利润率也开始回升,而且,出口到除欧洲以外的太阳能市场的产品也正在上扬。

因此,预计2014年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持续的组件供货回潮,对于太阳能产业相关人员和观察家们来说,这对于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最好的时机。作为佐证,笔者在此提供了5个关键性统计数字。

产能突破GW的光伏生产商数:90

横亘在整个太阳能产业链的关键几个生产环节中——包括晶体硅,硅晶圆,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根据GTMResearch统计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90个相关制造厂年度产品总量达到1GW以上,同比2010年增长了1倍。

在这90个成员的“GW俱乐部”中,有36个逆变器组装厂,19个晶体硅生产厂,19个组件制造厂(包括独立的组件组装厂商和集成的晶圆电池组件厂)。越来越多的这类大型工厂出现,而这些工厂也主要归属于保利协鑫、茂迪、REC的企业。而这种数量的增长也意味着,对于新晋投资者们来说,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获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也越来越难。

组件生产成本:0.48美元/

在太阳能产业的历史上,有一家组件企业首次达成了组件成本低于50美分的突破——晶科。

2013年即将结束的时刻,中国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利用优化后的传统多晶硅技术首次达成了这个目标。此项突破,不仅让晶科一下子走在了国内以多晶硅产品为主打的同行诸如天合光能、英利的前列,也达到了上游产业整合的一个新高度:晶科不仅拥有从铸锭到组件的完整产业链,还有了诸如接线盒和组件框架等消耗品的生产能力。当晶科以2013年全球首款50美分成本组件傲视同侪时,我们也期望中国其他的组件制造商能够迎头赶上,第一太阳能的马来西亚分工厂也要努力加油。

多晶硅生产成本:12美元/kg

利用即使是在中国都得上算是低成本的原料来源、最新的西门子法工艺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全新能源在新疆自治区的多晶硅制造厂的生产成本上获得了明显的优势。大全当前产能有6000吨,生产成本在14美元/kg左右。而该公司最近的目标是在2014年新开6000吨产能,并力争把成本降至12美元/kg

来自其他新的多晶硅厂商诸如瓦克、赫姆洛克以及日本多晶硅厂商德山化工的消息,他们即将在2014-2015年度开始规划低于20美元/kg多晶硅生产,受困于最近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如今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可持续发展需求。

多晶硅价格上涨:25%

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多晶硅的价格曲线应该下滑。然而,这种事甭想会在2014年发生。太阳能级硅料的现货价格在201316美元/kg触底后已经开始反弹,如今,现货价格更是已经达到了20美元/kg的近一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2014年越来越旺的市场需求,低价晶体硅的供应十分有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趋势会持续到今年结束。

幸运的是,对于组件供应商和他们的客户来说,这个价格应该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影响。即使如此,根据GTMResearch预测,2014年多晶硅的平均价格会上涨25%,因此,改进工艺的成本和硅料的消耗需求仍然意味着组件价格会有小比例的上涨。

薄膜组件市场份额:10%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亚洲首次占据世界首位
下一篇:IHS:2014年全球光伏需求预期看涨至46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