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发展确实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新能源在未来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却不容动摇。太阳能与核电都遭遇了灾难性的阻碍,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即将重新上路的太阳能与核电,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敲定了“十二五”时期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分析人士指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再次夯实了新能源地位的重要性,太阳能、核电等相关新能源板块有望在未来能有反复的表现。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出,到2015年,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
新能源地位得到夯实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提出:到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风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白皮书称,2011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机组在建规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未来还将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
华鑫证券行业分析师徐呈健指出:“要实现2020年的目标,必须走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核电是比较有潜力的,它的经济效益好,而且没有并网的瓶颈,中央和地方都很重视。这3年选择在沿海进行发展,一是因为沿海不是地震带,所以风险较小;二是因为核电站需要大量的水;三是沿海经济发达,对电量的需求也大,就地发电,减少了运输的成本。2015年之后,核电将被大力推进。”
“据数据统计,2011年光伏行业占了GDP的1%,这已经不是一个小行业了。面临外部的压力,地方、国企以及中央都很重视。分布式光伏以前比例较低,现在要逐步加强推广,国家采取强制性措施,使微小光伏电站能并网。并且政府推行新能源招标,鼓励企业开发光伏电站,建成后政府接手,来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热情。”徐呈健表示。
徐呈健对记者说道:“风电需要解决内生性问题,所以明后年才会发力。除新能源外,其他能源还没有替代传统能源的潜力。”徐呈健指出,“现在全世界对新能源都比较看重,谁能在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导地位,谁就能在该领域成为霸主,目前我国在光伏产业方面具有领先地位,技术和工艺水平都较高。”“我国要实现经济转型,还没有出现一个很明显的增长点,没有哪个行业比较突出,目前新能源是比较有潜力的。而且作为能源的消耗国,我国希望在能源上能够减少对他国的依赖,所以发展新能源也是现实的需要。相比于技术还刚起步的页岩气,新能源还比较有机会。”徐呈健补充道。
湘财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徐海波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新能源在近3、4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的无污染性,注定了它将成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尽管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虽然目前光伏、核电、风电均面临了行业的一些问题,但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规模逐年扩大是事实。新能源将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光伏重振
自欧盟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就开始走入寒冬,美国的“双反”政策更使这个行业雪上加霜。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69家A股光伏概念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1092亿元,同比减少3%。由于产品价格、毛利率大幅下滑,这些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仅为37亿元,与去年93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同比剧减60%。三成的公司上半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规模接近20亿元。而去年上半年,亏损的光伏上市公司仅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