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家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高层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新产业》,这几天,光伏组件的价格已企稳了,而且二季度的整体安装量和出货量都显得比较好,有望超越一季度。
他的话语中,闪烁出久违的异样兴奋,“我感觉国内和日本市场很有可能在今年独占鳌头,特别是日本市场出现了非常大的机会,这种机会可能是千载难逢的。”
《新产业》从多家光伏厂家了解到,面对欧洲市场困局,很多光伏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日本和中国市场,第二轮军备竞赛也由此展开。
直指日本
事实上,日本的需求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早在2011年,该光伏市场已经渐入了各企业的视线之中。
去年全球24G瓦的安装量中,日本排名第五,意大利和德国分别占据28%和25%的份额,美国为10%,中国和日本各占8%到5%。IMSResearch咨询机构的数据证实了这一普遍性观点。
去年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探,到今年一二季度有所好转的时间段内,到底哪个市场才值得探寻和挖掘,一直都是市场争论的焦点。
毕竟欧洲在全球的安装量从2010年的82%下滑到了2011年的68%,相信机会应该是在东南亚。
其实,在太平洋的对岸——美国,本来是很有希望跃升到第二的,但因为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启动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之后,美国给予各公司的光伏安装空间就变得非常不确定了。
一家光伏集成厂家高层对《新产业》表示,美国的不确定因素,不单单是在整个政策的变动,还集中于美国市场与欧洲的政策导向不同。
“比如,美国的政策多是返税政策,若要研究和试探当地情况的话,必须要深入了解其减免税后对整个项目收益率的影响,才可以进入。”该高层说,若贸然行事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基于此,光伏公司的市场天秤开始偏向日本市场。
今年前5个月,国内多家光伏企业全线进入了日本。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指出,去年日本“311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核电”能否成为日本未来的重要能源之一就成了讨论热点,而这无疑给光伏行业了一次新的机会。
除了当时日本政府立即对日本东北地区进行了1GW的光伏屋顶项目支援之外,预计在今年年中会推出一项新的电价补贴政策。如果是在同等条件下来看,日本的电价补贴将远高于台湾地区、德国、意大利等地,这会给光伏公司带来较好的回报。
日本市场也有其独特性。晶澳太阳能一位高管曾对《新产业》表示,因为日本当地的光伏市场基本是由当地企业所垄断的,夏普、京瓷以及三菱、三洋等公司都是当地的光伏巨头。因此,晶澳太阳能将会选择与当地公司联手的方式来做。而之前尚德电力就已通过收购日本当地公司,切入日本光伏行业,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不过,不同的市场,市场需求也会不同。在德国和日本,都更青睐小型高效的组件,因为他们的市场在于屋顶电站。如果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发电量更多的话,对屋顶投资者来说收益也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