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分布式发电为中国光伏产业带来春天

作者: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发表时间: 2012-08-01 已浏览 字号:

 

   分布式应用成为整个中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正日益明朗。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光伏产业领袖峰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拟提高到21GW,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

   另据了解,为推动光伏发电分布式发展,加快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关扶持政策也有望于年内陆续出台。有消息称,《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将于近期公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装机将鼓励建设以金太阳、金屋顶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主。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虽已成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大国,却仍是使用小国,85%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内需迟迟无法释放,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不到0.1%,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光伏发电受国家电网制约,并网难,同时光伏电站多建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到位,发出的电难以外输。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光伏分布式发电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带领中国光伏产业突破目前的困局,真正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十分认同在中国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他表示:“分布式鼓励的是大城市用户,重点鼓励与用户相结合的项目,这样既能实现用户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又能避免因长距离输送增加的成本。”

   事实上,去年底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就已透露出这一光伏产业未来发展信号。根据该规划,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目标被确定为10GW,到2020年达50GW。其中屋顶光伏电站规模2015年为3GW,2020年为25GW,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据规划总规模的一半。若“十二五”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提高至21GW,分布式发电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更多的扶持政策正紧锣密鼓地出台。除有望于近期推出的《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外,另有消息称,《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也将于近期出台。这标志着民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有望全面放开,以促进市场增长和电力消纳。

   据测算,到2020年,若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潜在市场规模约有1000GW,相当于新增368个葛洲坝或45个三峡的装机量。

   据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欧美国家已相当普遍和成熟。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建筑应用占比已达80%以上。在美国,2010年光伏建筑应用有67%应用在非公用建筑上(居民与商业建筑)。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新能源遇瓶颈 企业转型谋新路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