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快讯>>正文  
 

关键字:

并网?分布式?叩问光伏内需的是与非

作者: 于好 来源: solarF阳光网 发表时间: 2012-08-09 已浏览 字号:

金太阳”“金屋顶等政策,刺激了屋顶式等分布式太阳能应用的发展,其长期效应也将逐渐显现,然而短期效果并不显著,因为目前离网系统的占比非常小,大约2%左右。屋顶光伏系统的占比也不大,去年金太阳工程装机量约为690MW,仅占总装机量的20%左右。目前我国已建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并网率仅为40%左右,这严重影响了金太阳政策的执行效果。一方面是政策力挺光伏企业打开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却是越来越多遭遇并网困境的建成项目。

针对以上现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孟宪淦曾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解决不了电网的消纳,21GW的装机指标就毫无意义,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较之金太阳金屋顶等一次性补贴政策,他认为,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和电源接入等政策对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的促进意义可能更大。

光伏电站一窝蜂起来了,发出的电却连不上网,或说无法接入国家电网,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的是电站的效益,企业的利益,还可能是行业之危。由于大量太阳能利用项目扎堆建设,电力的并网和消纳十分困难,光伏电站过剩的说法已不为过。这无疑影响行业的整体效益,不利于延长产业链和形成产业集群。

可以说,国内光伏市场的瓶颈不是成本和技术,而是并网难!

畅想内需市场是否纸上谈兵?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虽已成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大国,却仍是使用小国——85%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内需迟迟不能打开,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不到0.1%,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光伏发电受并网难制约;同时光伏电站多建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到位,发出的电难以外输。

截至2011年,中国光伏的累积装机3.3GW,只有德国的15%左右,而且这些累计装机中,75%是西部荒漠电站,用户端的分布式利用只占到四分之一,而这四分之一基本上都没能并网。如果说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已经启动,那么城市中的分布式利用还是个尚未被深入开发的领域。

如此多的问题,让人反思:难道这个内需市场注定要有瓶颈相随?

我们再度跟踪现实的最新进展,发现虽说内需市场的撬动,路还很长,但其实亮点很多,希望尚存。

说到屋顶光伏,可以让我们有个小小的憧憬。据测算,到2020年,若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应用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潜在市场规模约有1000GW,相当于新增45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

目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受到技术、经济及市场等方面的约束,也遭遇一系列传统观念、行业利益以及制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显然这是一项长期战役。尤其针对并网这一凸显难点,需要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带动,这需要企业、政府等的多方努力,并要不断理顺关系。

在2011年年底举行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成果总结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曾透露,2012年年初将形成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光伏发电上网难瓶颈有望突破。这则信息也让人一振,并网难,但绝非不可突破。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敢于直面,坚持创新,路是人走出来的。

在中国,《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草案也在今年4月出台,明确鼓励各类法人以及个人投资分布式发电,采取自发自用、多余电力上网、全部上网三种方式解决并网问题。这标志着民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有望全面放开,以促进市场增长和电力消纳。

   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分析国内具体国情,中国的光伏市场一定大有可为。虽说任重而道远,但这个未来不是梦。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十二五”光伏市场规模年增600亿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