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晶龙新闻>>正文  
 

关键字:

给总理说说晶龙的新变化

作者: 晶龙 来源: 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 2015-03-09 已浏览 字号:

本报讯 3月7日下午3时,李克强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加河北代表团审议。

“你们好!”

“总理好!”

总理一进会场,就径直走到代表席,同大家亲切握手,互致问候,现场洋溢着融融暖意。

“总理,我们去年实现了260个亿的销售收入。”当总理走到靳保芳代表身旁时,靳保芳兴奋地向总理汇报了晶龙实业集团的成绩。

“你们当了领头羊啦。”对这家企业,总理很熟悉。

作为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保芳代表记得,2013年总理到晶龙集团考察时,鼓励光伏企业要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以创新赢得新优势,“抬起龙头、摆起龙尾、腾飞世界”。

 “您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讲得特别好。我们企业拥有1000多项创新成果,仅专利就有130多项。企业现在已经走出去了,得到十几个国家的认证。”靳保芳代表自豪地向总理汇报。总理边听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靳保芳代表在汇报时说,近两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李总理的指示精神,全力加快了创新步伐,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创新质量起点高。瞄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因为只有掌握行业核心技术,持有领域内的领先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市场制高点。提高光电转换率,一直是光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哪怕0.1个百分点的提高,都被视为重大技术突破。晶龙量产的高效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5%,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8.4%,不但远远超过光伏“国八条”的准入门槛,而且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另外,晶龙的高效单晶和多晶组件,功率分别达到285瓦和270瓦,是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高功率的组件。去年,向危地马拉项目分12次发送了60MW高质量标准要求组件,经严格检测全部合格,客户专门发来感谢信,用“值得骄傲”一词来高度赞誉组件的质量。二是创新领域涉及面广。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晶体硅制造和硅片切割技术始终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并在行业内率先推广使用90微米钢线切片工艺及砂浆回收工艺,掌握了成熟的金刚线切割硅片工艺。通过科技攻关,切割硅片厚度降低了5微米,每公斤原材料就可多出3到4片硅片,每年可增加效益1600万元。电池转化效率每提高0.1个百分点,意味着综合成本降低5%至7%。低光衰掺镓硅单晶制备工艺列入国家863课题,已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通过对单晶硅产业的自主创新,打造了“晶体生长(包括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建设”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同时还拓展了光伏产业配套系列产品的横向产业链。如晶体生长设备制造、石英坩埚、高纯石墨制品、切削液产品及其它光伏耗材。整个产业链互为依托,环环相扣,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使晶龙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成本优势。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晶龙已经与中电投、中核、三峡、国电等央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全球第二大光伏产品消费市场日本,晶龙太阳能光伏组件出货量累计接近2GW,在国内同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去年,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出货量跨入3GW俱乐部。三是创新项目数量多。如今,晶龙拥有1500多项创新成果,仅授权专利就有300多项。目前集团下设4个产品研发部,从不同的产业环节开展科技创新。在开展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进行管理模式、运营方式创新。目前,组件与电站成为晶龙产业链中的支柱业务,电站业务形成了完善的开发-建设-运营业务管理模式。2014年在河北、甘肃、宁夏、内蒙古等8个省(自治区)开发储备了近400MW电站项目;同时,在建的地面电站项目近300MW。敦煌100MW项目全部建成已并网发电,临城100MW项目已经有50MW建成并网发电。”另外,晶澳与北京爱友恩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共同投资建设的30M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也正在建设。该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方式建站,在河网密集的地区架设光伏组件,对在河网地区综合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因地制宜、极具创造性的做法让业界称道。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靳总获“河北杰出企业家”殊荣
下一篇:晶龙蝉联全球新能源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