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中红网:创新需要企业家有过人的胆识,你们如何在创新中把握正确方向,避免盲目出击?
  靳保芳:炒股票可能一夜暴富,但企业家是不可能凭运气成功的。对于单晶硅产业,一开始我也没想到会干到这么大,能把企业做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会成功?这可以说是我几十年不懈追求、总结经验的结果。几十年来,我看过很多书,在经营上走过许多弯路,特别是总结和吸取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少经验教训,并且进行过充分的分析研究。应该说,没有天才企业家,企业家的才华都是靠学习积累来的。同时,能否抓住机遇也要看企业家的水平和胆识。所以,企业经营决策需要有胆识,敢于做大事。但是,高明的企业家并非无视风险,而是放眼大局大势,不为一时一分之险而裹足畏前,要有远见、有魄力、善谋划。
  中红网: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分析,多晶硅原料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那么,将来这种现状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靳保芳:目前,多晶硅原料非常短缺。据专家分析,现在的市场瓶颈比例是六比一,可能更多一点。所以,我们现在解决了原料的问题后,再加上技术问题的解决,企业的发展会更有主动权。现在我们的原材料虽然非常紧张,但我认为将来拼的还是技术。如果在拼技术的时候,你再想到技术,那就有点晚了,因为技术永远是企业生存的最大依赖点。现在,单晶硅有河北工业大学的支撑,并且通过10年的积累,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在切片这一块,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技术优势,现在定位在220微米,将来还要向180微米发展,会越切越薄。在太阳能方面,我们又有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专家的技术支撑,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保障。这只能说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说战无不胜,因为技术创新永远没有终点。
  23、“创新既要有专家参与,也要发挥群众积极性”
  中红网:这些年来,在自主创新上,晶龙有许多自己独到的做法与经验,你能否简要地给我们介绍一下?
  靳保芳:好的。在这方面,“产学研结合”、“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是晶龙得以迅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1996年3月,在晶龙的前身——晶隆半导体厂成立之初,我们就了解到河北工业大学在微电子研究领域中的雄厚实力。他们有两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一项获得了国家发明奖。我们就大胆决策,及时与该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产学研基地,成立了电子材料研究所。利用河北工业大学的“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半导体缺陷的控制与利用”等专利技术,双方合作开发出单晶硅产品。合作双赢换来了高额回报,晶隆半导体厂当年就实现利税100万元。这个开发项目先后获得了“河北省电子行业科技开发先进奖”、“河北省产学研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全国大学产学研结合”一百个成功案例之一。这些年来,晶龙每年都根据市场与生产情况,选定十几项科技攻关课题,并把它落实到科研人员头上,及时组织和安排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
  中红网:从你的介绍来看,专家们在单晶硅产业的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还有其他办法吗?
  靳保芳:除此之外,我们还实行了专家创新与群众性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办法。我们每年都发动和鼓励群众开展科技创新,进行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使广大员工知道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营造“人人参与创新活动、人人争当创新模范”的良好氛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创新平台,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建言献策活动,每年用于技术改革和创新的奖金高达数十万元。各种技术培训班常办不断,甚至到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培训,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企业开展的技术小改小革,每年多达四五十项,大的也有十几项。如购买国产单晶炉需70万元,而购买同样的进口产品则需要300万元。现在,晶龙依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不仅能自己制造单晶炉,而且单晶炉容量由45公斤提高到了120公斤,可以拉出直径8英寸到12英寸的单晶硅棒。
|<< << < 1 2 3 4 5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四章 做长产业链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六章 容人容事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