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六章 容人容事容天下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成功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可以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有的人可以在跨国企业的领导岗位上指挥若定、谈笑风生;有的人能够用十年磨一剑的执着精神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有的人则甘愿在书香琴韵的天地里品味自然与艺术的恬淡、幽远……
  无论是哪一种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总是和他们宽广的胸怀、坦荡的气度形影相随、寸步不离。“对企业家来说,度量问题不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一向宽容待人的靳保芳说,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既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也无益于成就大事,结果不是双赢而是两败。
  古人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作为企业家,能够善于运用人才,关心职工,何尝不是一种宽容大气?正如靳保芳所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世界上没有蠢才,只有用错位置的人才。所以,他常对大家说,物要用到极致,人也要用到极致。用好人才,还要关心人才。企业家就是职工的衣食父母,那就要专门研究下属的需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和体贴大家的生活,想方设法使他们生活得更加轻松祥和与幸福快乐。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靳保芳把晶龙文化概括为一体两面:“龙”文化,“德”字根。以人为本就要德字当先,把根留住。过去吃饭穿衣靠了它,将来发光发热还靠它,这是我们事业的源泉。
  有人问靳保芳,晶龙的事业越做越大,将来会不会在太阳能领域称王称霸?他的回答是:“世界上、历史上凡是称王又称霸的都没有一个好下场。”称霸就是意识着统治、垄断、霸道、不讲理,晶龙可以称王,但绝不称霸。晶龙人坚信:胸怀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事业也才会多大。
  26、“办事业得有人才,要兴办学习型、教育型企业”
  中红网:当初,在宁晋这个小县城搞高科技产业,一定存在着人才不足、技术欠缺等困难,你们是怎么克服的?
  靳保芳:的确是有很多方面的困难。当时,我们要紧的是让“乡土人才”快速成长。我们不等不靠,面向全县从高考落榜生中选拔人才,考试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由任丙彦教授统一命题并判卷,被录用者分期分批到北京、天津进行培训。坚持课堂学习与在实践中应用提高相结合,使一大批学有所成的青年技术工人逐步成为生产骨干。同时,还采取优厚待遇,面向社会广招人才,使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纷纷慕名而来。其中有两位在这儿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展露出才华,一位担任了宁晋松宫公司的贸易部长,一位担任了一工厂的副厂长。河北工业大学有两位高材生,毕业后曾到深圳、上海寻求发展,最后也选择来到这里安家落户。
  我们还重奖科技创新的有功之臣。在每年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先后对承担研制硅棒切割机和二次投料科研攻关的有功人员分别给予嘉奖和物质奖励。2001年,又对为单晶硅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河北工业大学任丙彦教授和吴树田工程师,分别奖励阳光公司股金10万元和5万元,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科技英才共创大业。原先,他们二位打算在这里只干一段时间就回去,现在却长年在这里工作了。
  中红网:人才有了,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培育人才。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他们业务能力的?
  靳保芳:实践表明,办企业一定要有一批优秀人才,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晶龙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长期任务来抓,兴办学习型、教育型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搞好职工培训。我们制定和实施了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的优惠政策,通过企校挂钩、厂企联合培训专业人才,实行“传帮带”,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完善育人机制,制定了鼓励职工参加函大、电大等“五大”学习的激励政策,采取请进来办班,走出去培训的方式,不断邀请专家、教授来讲课。通过派人外出学习和培训,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科技素质,一批优秀青年职工脱颖而出,很快成为技术骨干,为高科技产业向高层次跨越积蓄了力量。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七章 行天下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