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六章 容人容事容天下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晶澳公司这么快地发展和上市,其速度之快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过,就是在国外也没有听说过,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有什么魔力?或者说我们特别的聪明?都不是,这中间除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外,最关键的就是“选择”这两个字:靳总选择了这个行业,选择了我们这样一支团队。事情就这么简单。
  三年来,我们工作上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干扰,一路很顺。好多朋友问我,晶澳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工作这么顺?我说值得总结的东西确实不少,但有一点是其它地方不一定学得到,就是董事长和集团对我们的信任。其实,这种信任,对我们既是责任,又是一种压力。在上海,在北京,在广州,在深圳这样一些大城市,大的民营企业家多得是,但真正像靳总这样,有这样大的胸襟和崇高追求的民营企业家,也难以找得到。从经营上来讲我觉得靳总有两个突出特点:眼光与信任。靳总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他看问题不仅看得准,而且眼界很高很宽,所以他抓机遇抓得准而及时,处理问题讲究分寸,是个能够干大事业的企业家。我对靳总很尊重,靳总对我们也很信任,使得我们能放开手来干工作。三年来,我们有大事向董事长汇报一下,其它事情都让我们放手干,极其信任我这样一个外来的人来管这么大的企业。其实,我与靳总两个人认识的时间还不长,个人关系也不那么密切,但他就是信任我们这个团队。我对靳总的认识也有个过程,也是一步一步的认识。我发现,他这个人非常有气质,胸襟宽阔,有强力的社会责任感,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思考的。我认识很多靳总的中国朋友,甚至包括有的美国朋友,谈到靳总的时候,都称赞他最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博大的胸襟和企业家的眼光。所以,我们教育员工,不仅要有远大理想,要勤奋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的忍耐力。我过去从未担任过总经理,作为智商,作为能力来讲,我不比别人强。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做点事情,就是工作环境好,是靳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信任的环境。这说明,成功就是一个选择,这也是个思路问题。
  中红网: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晶龙是如何实施人才战略的?
  靳保芳:说到人才问题,说它复杂吧,著书立说也仅能说个皮毛;说它简单吧,也就一句话,“所谓人才,就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也就是最适合岗位的人。”经济全球化,硬件大家都差不多,差别主要在软件上,人是最大的软件。所以,我们要借鉴球场教练的“用人哲学”:第一条,选人要慎重;第二条,不合适就换,换人不一定赢,但不换下落后的人一定会输。讲到用人标准,从人本管理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这是一个人岗匹配的问题。这就像木头,粗的可以做梁,细的可以做椽,浑身疙瘩的还可以做柴火。人也是这样,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岗位适应性。
  近些年,在晶龙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我们逐渐培养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中坚力量和骨干队伍。目前,晶龙已经初步形成了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同时也积累了选人、用人、留人、培养人、激励人的有益经验。晶澳太阳能项目的引进,不仅引进了一个高科技产业项目,而且也引进了一批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为这个产品走向世界奠定了人才基础。
  中红网:这些年,晶龙发展这么快,那人才引进和企业管理方面是不是也随之跟进的?
  靳保芳:人才问题和企业管理将是企业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人才短缺,这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个瓶颈;管理滞后,将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晶龙通过1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步入国际化轨道,原来的人才结构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求,新陈代谢势在必行。2006年,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晶龙顾问委员会”,我兼任主任,目前已有五位高管人员进入这个委员会。我们对顾问委员会的定位是:只搞建言的事,不搞建设的事;只干服务的事,不干业务的事;只管验收的事,不管创收的事;只谋战略的事,不谋战术的事。总之一句话:为接班人出点子,成为公司发展的导航灯与智囊团。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七章 行天下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