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也是生产力,只有诚信才能使企业长久发展”,这是靳保芳和晶龙人多年来经营发展的信条。他们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未来的竞争,最后都会聚焦到“得人心”这块“方寸之争”上。
中国千古圣贤总结治乱之道,王道、霸道、无道,归根到底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个闭关自守、惟我独尊的“老迈帝国”,而是沉着面对世界竞争的“少年中国”。中国要在这旷古不遇的列国大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坚守本民族千年传承的道德传统,尤其是诚信这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确实,诚信本身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两千多年前,孟子讲过这样的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又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今人云:“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又云:“诚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与标志”;道德为“体”,谋略为“用”;企业文化是“道”,经营模式是“术”。
在西方传统中,对诚信也有相应的表达。《圣经》里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西谚中亦有“诚实是最好的政策”的说法,它们强调的都是基于诚信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经济秩序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诚信的重要性较之过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个先进的企业里,员工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不是优越的智力,而是诚信。诚信比才干更重要。因此,微软等现代企业在制定选拔人才的标准时,永远将诚信摆在第一位。美国德州仪器前总裁弗瑞德·布希在谈到选择高级主管时指出,选择主管有十个标准,但诚信是名列第一的。
可见,古今中外,诚信乃立身处世,从政经商之通理。没有诚信的社会,终究会止步不前。没有诚信的企业可能逞一时之快,却不能长久,犹如没有养份滋养的鲜花迟早会凋零。因此,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多年来,靳保芳和晶龙集团坚持教导员工要诚实守信,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是人生成功的“黄金定率”的深刻道理。晶龙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企业的信誉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诚信是无价之宝,只有实事实办,苦心经营才能获得。唯有长期遵守诚信的原则,才能建立和维护你的信誉和品牌,唯有维护了你的信誉和品牌,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成功。
同样,企业领导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才能组建成一支事业心强、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企业的定位,往往就是企业领导人的定位;一个企业的高度,往往就是企业领导人的高度。同时,一个企业家的水平,也代表了这个企业的水平,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命运。
“诚信天下”——这就是靳保芳和晶龙人取得成功的奥秘。
33、“诚信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则”
中红网: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遇到信誉危机的情况下,诚信可以说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你认为诚信的含义是指什么?
靳保芳:诚信是指一个人的诚实性和信用程度,它既体现于一个人的个性、价值取向之中,又与企业的顾客商誉价值紧密相关。传统上讲,诚信就是一个人的可靠程度和可信任程度,它是人品的核心部分。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以前主要局限于一个人诚实的程度,后来则扩展到可靠性、责任感和社会依从性等方面。
人的美好价值有很多种:诚信、善良、仁爱、勇敢、坚强、快乐、自由、创造、平等、和谐、勤奋、慷慨、正直……这些价值人人赞同,但哪一项价值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呢?历史一再证实,诚信是植根于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人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价值观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做出选择,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人们对是非对错、轻重缓急的判断,主导人们对自己所置身的现实做出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