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思路决胜》:第五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 江山 来源: 思路决胜 发表时间: 2010-08-19 已浏览 字号:
  24、“创新不仅要舍得投入,更要创造一种机制”
  中红网:谈到这儿,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晶龙是怎样保持不断创新能力的?或者说为了使创新不断深入,你们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靳保芳:超前思维是企业创新的前提。创业过程中,晶龙不但搞了技术创新,还在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我们在对单晶硅基地加强管理和开拓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了企业的科技投入与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先后制定实施了《科技创新条例》,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这既为职工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又调动了人们施展才能的积极性。我们要创造这样一种体制,它能够让人不受干扰、不浮躁地潜心研究;它允许人们提出标新立异的构想,并容忍暂时的失败;它鼓励真正有才华的聪明之士脱颖而出,并凭借自己的创新成果致富。这样一种人才机制,是自主创新的基石。
  中红网:你们是如何克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阻力的?
  靳保芳:首先要有不安于现状、干大事业的心态,这样就逼着自己寻找新突破点,就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其次要做好思想工作,使职工理解各种创新是为了职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第三要将创新举措制度化。创新制度一旦形成了,就会形成新风气和良好习惯。如用人制度的改革,当时电力企业里像我们宁晋县电力局这样搞劳动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绝对是新鲜事,是非常艰难的。职工很难接受新观念、新体制、新举措。有些人不理解,明的暗的找我闹事,写上访告状信,甚至在我家放炸弹。
  虽然压力非常大,但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压力压垮,这主要是因为我有着干大事业的追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对干部选任实行了当时比较新的做法——末位淘汰制。我们打破了干部和群众的界限,有学历和无学历的界限,唯才是举。比如,有个工人是个技术能手,通过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被破格提拔为主管设备的副厂长,结果干得很好。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德才兼备就可以任用。打破界限就可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为更多人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现在,晶龙将近50%的领导干部,是来自基层的普通职工。
  25、“创新永无止境,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
  中红网:你提出只有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才能占领经济效益的制高点。你当过县农机副局长、县电力局局长,应该说是个行政干部,现在却非常重视技术。你这个外行人怎么这么重视技术创新?
  靳保芳:创新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而企业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一个企业,不能不讲技术,特别是生产企业,技术是重中之重。哪个企业的技术最领先,就能占领制高点。现在的形势很好,但当将来产生变革时,拼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技术。尖端技术才能创造出尖端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我们知道,观念、理论、知识要及时更新,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是一个企业家的灵魂,一个成功企业家身上的创新精神是无时不在的。不论是在县农机公司还是在县电力局,我之所以能把工作做在前头,离不开创新精神,离不开超前思维。在县农机公司工作时,我就推行过经济责任制。那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开始,国有企业实行责任制更是稀少。县电力局的改制,也是河北电力系统中比较早的。守旧是不可能把企业办大、办好、办强的,必须找出企业的发展点,这就需要有创新精神。
  中红网:你们在创新中付出的代价确实很大,这样做值得吗?
  靳保芳:很值得。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敢于付出巨大代价。我尝过的酸甜苦辣太多了,人生的磨难,家庭的不幸,事业的失败,都经历过了。以前建小玻璃厂没有成功,损失了100多万,落下了许多埋怨。在松宫公司的发展中也有低谷,单晶硅价格一度从每公斤100美元跌到70美元,种种困难令职工情绪波动,外界议论纷纷。这时如何面对困难,怎么把握分寸至关重要,最后还是挺过来了。别看我现在成功了,挺光彩的,可在失败时的滋味难以形容,那时最需要人们的理解。我的结论是,世界上没有哪个企业家是一帆风顺、从不失败的,肯定会有挫折。重要的是,要有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得到启示,不断创新。
|<< << < 1 2 3 4 5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思路决胜》:第四章 做长产业链
下一篇:《思路决胜》:第六章 容人容事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