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靳总小时候在待人接物方面,做的怎么样呢?
靳琴雪:在这方面,我弟弟也特别懂事。村外面有好多荆条,割下来能编筐编篓。有一年冬天,没事干,保芳就跟别人学编筐编篓。他学会以后,就回家自个儿编,整整编了一冬天,到赶集的时候出去卖了。想不到,回来的路上,把自行车给撞了。他的自行车是借别人的,最后把卖的钱全都给了人家还不够,又贴了两块钱。他就是这样,做事从来不愿沾人家的光,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愿让人家吃亏。他对我说过,一个人吃点亏、受点屈,可以使人长志气。
我弟弟从小就是一位乐于助人、心胸豁达的青年。他虽然出身贫苦家庭,却有着一颗少年人少有的炽热心肠,而且对社会工作尽力不少。保芳从小喜欢帮助别人,在邢台上学的时候,同学凡是有难,他都会帮助。
48、“工作岗位再怎么变,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中红网:段总,你同靳总接触多年。据你了解,他平时的工作作风怎么样?
段同刚(原《宁晋报》总编辑,现任《晶龙人》报总编辑):无论是在机关工作还是做企业管理,靳总都一贯地坚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尤其可贵的是,他的企业虽然发展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可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招待客人标准都不高,基本上不用茅台酒、五粮液等高档酒水,一般都是当地产的“泥坑酒”;他从来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不打麻将,没有任何嗜好,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从一些生活小事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一次,我和晶龙集团党委副书记温如昌随同靳总到深圳出差。临离开宾馆时,我们到收银台算帐付费,靳总却发现多收了20元。对于这些小钱我们都没在意,可他非常认真地问我:“你们用屋里的东西没有?”一打听,原来多的20元钱是早餐费。后来,我们又一起到了飞机场。休息时,只见靳总拿出两个香蕉,交给我和温如昌一人一个。原来,这是宾馆放在房间里让客人吃的,我们没有吃,他却给我们拿来了。靳总就是这样,该花的钱,百万千万也毫不犹豫;不该花的,几元也要“斤斤计较”。
中红网:作为靳总的爱人,你长期生活在他身边。要谈靳总,你最有发言权了。
范彩平(靳保芳妻子):他这个人啊,就是忙。结婚这么多年,他很少在家,更没有时间照顾我们。按理说,他是干企业的,我当妻子的应该支持他的工作。可开始的时候,我真不太理解。你看别人家,一到晚上都团聚了。可自从他1984年到县农机公司工作后,就一直忙,经常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家。我原来是站门市的,晚上关门比较迟。回家时,路上又没有灯,天特别黑,真害怕。回家以后,别人都吃饭了,自己还得做饭。有时,我和几岁的女儿就在机关住着,心里特别害怕,但也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带着孩子。就是过年的时候,他能在家待几天,可过了初五、初六,就又开始忙了。由于工作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有时候我有病,就对他说说。他却回答:“你有病,该去医院去医院,该看病看病。一个是我没有时间,再一个,我也不懂医学。你有病就去找医生看去,我也看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