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全力迈向“百亿俱乐部”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3-31 已浏览 字号:

2008710,晶龙石墨厂自主创新喜结硕果:三瓣埚“13生产工艺及特制刀具分别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展国际大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合作中逐渐发展壮大,壮大后逐渐取得合作的自主权。”靳保芳深有感触地说,最初合作是人家选择我们,现在则是我们选择合作对象。

今年的一件事让外界颇为不解,晶龙集团这个“大款”竟然“傍起了大款”——计划与法国罗兰公司合资成立晶龙石墨制品有限公司。法国罗兰公司是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实力雄厚。

靳保芳解释说,与罗兰公司合作首先可以极大地缓解晶龙集团石墨原材料紧张的局面,其次可以依托罗兰公司的实力,使晶龙的石墨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成为集团又一个战略支撑点。

靳保芳戏称:“自己干不好就要‘傍大款’”,开放的心态可见一斑。

不断的开放,赢得了持续地发展。晶龙集团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36亿元跃增为2007年的68亿元,增幅高达92%。在河北百强企业中排名位列第36位,较上年提升了11位,并在2007年河北重点行业排头兵企业名单中荣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2位。晶龙集团分别以2007年净利润136849万元、纳税总额31529万元的实力排名企业效益50佳第6位和企业纳税50佳第38位。

“十年多的发展路程,是晶龙集团一笔宝贵财富,用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面对未来,靳保芳说,晶龙人的思想永远是开放的。

搏风击浪聚大搏强迈向国际化大公司

如果说,10年的快速发展让晶龙集团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崭露了头角,那么,10年的国际市场打拼,更是引导了晶龙这个从县城里土生土长的企业向着国际化大公司不断迈进。

“在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晶龙集团的国际化是必然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我们抓住重点,实现了产品市场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和智力人才国际化,迈上了国际化大公司的崭新平台。”靳保芳言语中透着兴奋。据了解,我国光伏产业产量的95%左右是靠国外需求拉动的,其中德国占全球市场需求的57%,成为拉动这一产业的主要动力。

这种格局下,来自德国的政策性变化直接影响着单晶硅产业。从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减少了对光伏产业的补贴,需求量直接缩减一半,整个国际市场减少了四分之一,影响到太阳能片价格下跌。

“这种价格下降使晶龙减少利润两亿元。”靳保芳坦言,依托国际市场的单晶硅产业,需要一个稳定而安全的市场空间。

20075月,晶龙集团在德国与当地一家经营性企业合资建立太阳能电池组件公司的举措,让企业的产品市场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

“以前我们是直接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受各种因素制约市场风险较大,在德国建立组件公司,不但可以节约大量运输成本,而且可以依托对方市场链条,降低风险。”

晶龙集团实现产品市场国际化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参股世界最大的多晶硅企业——美国海姆洛克三期扩能计划;

……

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搭建国际化市场平台,晶龙集团充满了智慧和远见。

与此同时,晶龙集团在纵深开掘资本国际化道路上突飞猛进。

200727,晶龙集团控股公司晶澳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投产不足一年后,便实现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5个月后,靳保芳算了一笔账。当时晶澳股票价格上升到每股42.76美元,比上市时15美元增长近两倍。这意味着晶澳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值高达19.6亿美元。“晶龙集团拥有上市公司中31%的股票,也就是说晶龙集团赚了46亿元人民币之多!”靳保芳说。

“这么多钱那是我们原来10来年打拼也挣不来的。”每谈及此,靳保芳便会面有喜色,“这简直就是艺术加魔术。”

深谙经营之道的晶龙集团,以最快的速度把持有的部分股票进行转手,拿回了大笔现钱。

|<< << < 1 2 3 4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高端转身铸造国际品牌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河北单晶硅的全球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