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宁晋腾起的中国龙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3-31 已浏览 字号:

庄楠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燕赵慈善家、中国光伏企业风云人物……

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宁晋县政协副主席、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社会导师、中国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网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信息产业协会电子信息材料分会会长、河北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将这所有所有的荣誉和称号全部都集于一人,这个满身光环的传奇人物就是晶龙集团的掌门——靳保芳。

靳保芳同志工作35年来,始终做到事业至上,工作兢兢业业,在每一个岗位都留下让人感动的闪光足迹。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宁晋县这个既无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也不具备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小县城才有了微电子、光电子这一高科技产业,让宁晋县也得以扬名世界;晶龙集团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三台单晶炉、单一产品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了占地1200亩、拥有12家子公司、9家中外合资公司、近7000名员工的国际型集团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中国唯一完整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和国内最大的单晶硅片加工中心,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且利润率荣居第一位。

见到靳总的时候,他刚刚完成十日内辗转北京—内蒙—上海—香港—广州的考察行程。靳总的脚步总是这样来去匆匆,我们几次来到晶龙集团,都与靳总擦肩而过,而这一次,我们访问靳总的愿望终于达成。

谈话一开始我们便被靳总的亲切和平易近人所深深吸引,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中,我们很快进入了主题。随着时间一点点推进,对于靳总的事迹愈是了解,我们对他的敬仰与钦佩便愈是强烈……

想在前面、走在前面

当被问及为什么当初要选择单晶硅项目的时候,靳总回答的很平淡,显得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当初我只是想搞活电力局,所以尝试过很多第三产业,也失败过很多次,走过很多弯路,但是我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没有放弃过尝试,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就必然会光顾。”

在这样看似必然的成功背后,过程的艰辛与磨难,想必也只有靳总自己最清楚。

为了响应国家改革的号召,为了不让电力局的下岗工人没饭吃,靳保芳先后建过鞋厂、造过玻璃、办过工程公司,但都不是很成功。痛定思痛,靳保芳开始冷静下来思考总结,实践带给他一个深刻的认识:“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胜负。只有想在别人前面,走在别人前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才能长久立于不败。”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整日心有所思的人,认识了单晶硅。用它可以制造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环境污染和电力紧张问题,最重要的它是高科技项目。时任电力局长的靳保芳,凭借成功企业家敏锐的洞察力和为国家为企业作贡献的赤诚之心,坚定不移地讲“我要上这个项目”。

然而,走向“世界单晶硅制造圣地”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引进单晶硅项目之初,靳保芳就遇到了很多挫折,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环境,一项一项的问题都摆在了面前。“要成功还要敢于打破常规。不仅敢想,还要敢干。”靳保芳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四处奔走。在听说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的单晶硅项目负责人任丙彦教授是自己的宁晋老乡时,靳保芳如获至宝。但是问题马上接踵而至,“不行不行!这都是大城市才能搞的项目,咱宁晋县的环境哪能搞得了这个?”当靳保芳风尘仆仆地赶往天津,向其提出合作意向时,教授一听就拒绝了。

|<< << < 1 2 3 4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河北单晶硅的全球化生存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集团用战略擎起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