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马维勇 宁爽
2007年2月7日,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传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来自中国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融资2.4亿美元。
2007年,晶龙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人民币,利税17.2亿元,上交税金3.15亿元,出口创汇2.04亿美元,连年蝉联宁晋县纳税状元和邢台市第一创汇大户的桂冠,顺利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
市场经济,也称“能人经济”。一个深具智慧,满怀勇气和胆量,敢闯市场,能创大业的企业家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域的财富。谈到晶龙集团辉煌的今天,必先提到全国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硅王靳保芳。
企业在发展,创业、创新的过程就不会停止;打造产业航母,秘诀就是做专做精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企业立足市场,强势发展,靳保芳也不例外。到2003年底,晶龙在太阳能单晶硅生产上已是世界第一。在国产设备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晶龙在拉晶的水平、同类单台炉的产量和成品率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靳保芳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核心技术这一竞争力的比拼。企业在发展,创业、创新的过程就不会停止。
“我觉得这种竞争力,就是将产品做好、做精,具体到晶龙来说,就是我们做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能力要高于别人。还有一个,就是拼价格。谁的质量好,谁的价格低,谁就会得到发展。在产品市场、价格上产生影响,以保持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做大、做强企业的目的。”靳保芳说。
在大好形势下,晶龙的确面临着很多诱惑,看到许多好项目都想做,就是在太阳能事业上也有很多诱惑,比如介入多晶硅发展。像晶龙这样的企业,多晶硅的用量很大,介入多晶硅是迟早的事。然而,晶龙却一直固守着他们的“原始”产业,固守着一条线、两个点的发展战略。靳保芳说,“一条线是指太阳能事业,两个点是指太阳能电池、单晶硅。我们不会盲目地离开这个发展战略去搞别的什么发展。”
记者感言:许多创业者在成功后总会“花心”起来,将目光投向其他行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盲目介入其他行业,如果导致失误,可能使他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靳保芳理智地避开了种种诱惑,即便是在多晶硅方面,他也是非常认真地研究介入的方法,争取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又可以获取材料保证,尽量避免承担过大风险。
一个“专”字,一个“精”字,成就了晶龙独特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成就了晶龙这条“中国龙”。
选准一个好项目,创业就成功了一半;好项目的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
靳保芳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早在1992年,担任宁晋县电力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的他便在加大主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他的视野早已跳出了电力行业,将目光转向了国内甚至国际的大市场。经过无数次的调研、探索、分析、筛选,他敏锐地意识到,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作为信息产业主要原料的单晶硅应用前景将极为广阔。于是,靳保芳果断地把创业的目光瞄准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单晶硅生产项目。
1995年,靳保芳得知,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单晶硅科研成果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产品可用于二极管、集成电路和太阳能发电,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靳保芳如获至宝,立即向开发这项技术的负责人任丙彦教授提出了合作意向。可是,任教授一听就拒绝了。“这个项目属于微电子光电子高科技项目,目前国内外都是在高科技人才集中、工业化配套健全的大城市搞的,宁晋县的环境哪能搞得了这个?不行不行!”
第一次接触就碰了壁,靳保芳没有气馁,一次不行,那就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他向任教授具体分析了宁晋县电力局上这个项目的优势:用电有保障,资金有保障,还谈到了企业信誉、企业实力,以及宁晋的投资环境,并充分表达了上单晶硅项目的信心、决心和诚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河北工业大学同意把三项专利转让给宁晋,双方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从此,宁晋单晶硅园区的发展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