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依然光耀世界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强龙无惧

一位外商在考察了晶龙集团之后诚恳地对靳保芳说:“我到过全国好多家光伏企业,从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来看,北方的企业比南方的企业基础更为稳固,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晶龙就是北方的代表。”的确,经过12年的发展,晶龙的根基已十分稳固,面对危机,他们不仅有一搏之力,更有惊人之举。

宁晋被业内同仁称为世界单晶硅产业的“圣地”,从晶龙集团的实力来看,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品种全是其优势和特点。但是,晶龙真正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地方,就是从生产原料到产品终端、从企业到市场、从中国到世界,形成了一条产业化、链条化、一体化之路,这是晶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大表现。

12年来,晶龙集团先后形成了“以太阳能单晶硅、二极管级单晶硅、重掺硅为主导产品”的生产序列,形成了“晶体生长、切方、切片、太阳能电池片”这样一条集生产、维修、贸易、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围绕主导产品单晶硅生产,晶龙催生了与主业相关的一批横向延伸企业,如高纯石墨加工厂、高纯石英坩埚厂、多晶硅选料厂、真空泵修理厂、包装材料厂等服务群体。这样做的结果,解决了某些产品由国外生产到国内自主生产,大大增强了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从一般的半导体材料向高精尖的器件级、电路级产品延伸,从初端的低附加值产品向终端的高附加值产品迈进。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又使集团内部形成相互联动、互相促进的产品结构体系,还使园区形成了高科技产业群,实现了集约化管理,大大减少了供销人员,节约了运输成本。

晶龙集团还与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材料生产企业美国海姆洛克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经销商荷兰肖腾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使晶龙集团变为一条单晶硅产业的强龙。在多晶硅原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后,许多企业“无米下锅”,停工限产,而晶龙集团的经济效益却大幅攀升,充分显示了晶龙这条强龙的强大生命力。

创新聚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个企业的起步,都离不开其独立于企业之林的核心技术。这也是晶龙走好产业链条化路子的重要保障。核心技术从哪里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通过技术创新,组建自己的电子材料研究所,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随时解决,以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这就是靳保芳提升晶龙市场竞争力的一大法宝。

面对销售市场萎缩的残酷竞争环境,晶龙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大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沉着冷静地做好了接受“买方市场”考验的准备。

晶龙集团下属港龙公司以前生产的二极管单晶电阻率在10-50欧姆之间,是客户抢不到手的香饽饽。而今,市场销售门槛直线抬高,产品电阻率控制在20-40欧姆才会有销路。该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自主攻关,成功研发出二极管单晶可循环生产工艺,使同一只石英坩埚能连续投料6次,投料量由以前的每炉18公斤增加到68公斤,且单晶优质率由60%提升到90%,成品率提高8个百分点。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学强说:“新工艺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延长石英坩埚和石墨坩埚使用寿命5倍以上,生产每公斤单晶可节约生产成本185元,年可创造效益千万元以上。新工艺投入运行以来,产品走俏市场,成了客户追捧的‘宠儿’,占据了全国四分之一强的市场销售份额。此外,我们实现了选料工艺革新,用机械磨料工艺替代了手工砸料工艺,原材料利用率又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增效达400多万元。”

强大的科研优势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无水乙醇就是晶龙集团新开发的光伏产业辅助耗材产品。据科研人员介绍,无水乙醇又称高纯试剂,是光伏产业生产环节必需的化工辅助耗材之一,且所占比重很大。晶龙集团把无水乙醇项目列为加入晶龙光伏产业链条的切入点,不惜重金购进了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项目自立项、筹建到投产,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的原则,严格按照技术操作工艺流程生产,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达标验收,并批量应用于生产中。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宝刀传奇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合资合作——晶龙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