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蓄势待腾飞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自主创新永争第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是晶龙集团走向成功的另一法宝。早在集团成立之初,晶龙就确立了“自主创新,永争第一”的晶龙精神,组建了科技创新委员会。12年来,晶龙集团共完成科技改革和技术攻关课题150多个、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专利256项。

与众多不能转化为实际效益的科研成果不同,晶龙的自主创新大多是由一线的实际操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琢磨出来的,在经过与专家的详细沟通、深入调研、反复实验后,又重新回到实际生产中,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石英坩埚就是集团自主创新的产物。用于拉制单晶硅的石英坩埚消耗量大、质量要求高,早期多是从美国、法国和日本进口,耗资极大。集团科研部门经过深入研究,自主研发出了高质量的石英坩埚,并成立了相应的设备公司,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集团拥有了独立的生产能力,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形成又增添了新的一环。此外还有“大直径、低氧碳硅单晶多线切割产业化”项目、石墨厂等。

如今,晶龙旗下已有12个子公司与9个合资公司。产业链覆盖了除多晶硅生产外,从单晶硅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全部生产点。这正是由众多这样自主创新出来的技术、产品环环相扣、逐渐形成的。集团每年为鼓励创新投入的5000多万元,能带来数十倍的回报。这些都得益于以靳保芳为代表的领导者们对科技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挥笔再画宏图

如今的晶龙集团已经是宁晋县乃至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企业。2007年,晶龙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8.7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列中国电子企业百强第57位、利润率第1位,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晶龙人并没有满足眼前的荣誉,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晶龙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实现单晶、线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石英坩埚、石墨器件、单晶炉生产能力的全面升级。到年底使单晶炉达到600台,继续保持世界之最,线切设备达到120台,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达到20条,生产能力达到500MW,电池组件达到100MW,争取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利税达到20亿元。到“十一五”末期,要建成占地2200亩、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利税40亿元以上的中国硅光电子工业城。我们诚挚希望这样的美景早日实现,在一批如晶龙这样有闯劲、有能力的企业引导下,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将尽快冲破国际垄断的瓶颈,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原载《科学时报》2008825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照亮晶龙事业的提灯人(下)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用踏实脚步走出不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