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靳保芳博客>>正文  
 

关键字:

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用踏实脚步走出不平凡之路

作者: 段同刚 来源: 晶龙丰碑 发表时间: 2012-04-01 已浏览 字号:

王曦悦

终于赶在农历新年之前,晶澳在美国纳斯达克顺利挂牌,靳保芳也踏踏实实度过了这个春节。200727,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龙”或“集团”)控股的晶澳太阳能公司(以下简称“晶澳”)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融资2.4亿美元,超过了靳保芳预计的2亿美金期望值。这对于20065月正式投产的晶澳公司来讲,又上演了一出“光伏行业的速度神话”,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晶龙实际在太阳能行业已默默耕耘了10年之久。

十年磨剑

2006528,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河北省宁晋县单晶硅园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晶龙正在举行集团十周年庆典活动。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怀着自豪的心情讲述集团发展的10年历程:“从1996年我们与河北工业大学创办产、学、研基地,到现在晶龙已走过了10年时间。经过10年不懈努力,我们从最初的3台单晶炉,只能生产单一的半导体单晶硅产品的小厂,发展到占地600余亩,拥有11家子公司、8家参股公司、3000余名员工,拥有单晶炉300台,各种线切设备200台(套),以生产二极管级、集成电路级、太阳能级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为主导产品,兼生产单晶炉、石英坩埚、高纯石墨器件、化肥、化工产品,晶龙已打造成集科研、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集团,晶龙目前已是世界最大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

河北省宁晋县是一个农业县,远离大都市。在这里既无技术优势也无地域优势,更无科技优势和原料优势,可在短短10年时间里,晶龙为什么把属于高科技行业的单晶硅做到生产规模世界第一的位置?靳保芳说,这么多年的成绩源于他们对事业的执著。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持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就是看重当时身为宁晋县电力局局长靳保芳对事业的执著,所以才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大门。1996年,宁晋县电力局与河北工业大学以技术转让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创办了宁晋晶隆半导体厂,这就是晶龙的前身。这一开局奠定了晶龙腾飞的第一块基石;1997年,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实现合资经营,成立中日合资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的视野跨出国门;在此基础上,公司抢抓机遇,围绕单晶硅这一主导产品进行项目扩能和延伸,构筑产业链。2003年,集团对旗下多家企业实施全股份制改造,宁晋县电力局股权退出,靳保芳带领的团队正式创立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96年到2003年,晶龙稳扎稳打,一方面提高单晶硅拉制工艺与品质;另一方面,围绕单晶硅这一主导产品进行项目延伸,晶龙制造出单晶硅炉、石墨器件、石英坩埚等配套设备与耗材。“刚开始尝试做这些设备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单晶硅生产规模上去之后,相关的设备、耗材受制于人,企业发展受阻。”靳保芳谈到晶龙自己制造设备的缘由。从配套的设备到制造工艺,晶龙为充分应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之后,太阳能硅片的市场需求是一路高扬,晶龙也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借着这个时机,集团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2005年晶龙生产单晶硅1126吨,单晶硅片1500万片,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年产值16.55亿元。20065月晶龙与澳大利亚合资兴建的晶澳太阳能公司投产,产能达75兆瓦;同月,晶龙签约上海,成立上海晶龙太阳能公司,计划在上海建设太阳能科技产业园,该园区包括四个产业园,分别从事单晶硅棒、切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和电池组装。这些大手笔使晶龙向产业链下游迈出了关键一步。2006年晶龙销售收入为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40%,利税8.37亿元。

靳保芳分析说,“目前晶龙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应该在产业规模做大之后考虑做强做长,这样就在世界上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链要做长就不得不关注太阳能行业多晶硅原材料问题,原材料短缺是近期太阳能光伏行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晶龙单晶硅拉制规模如此之大,如果没有稳定的多晶硅原材料来源是非常让人担忧的。靳保芳透露,对于原材料紧缺,晶龙的解决之道就在于:一方面集团巩固与原料供货商的关系,建立稳定供货渠道。晶龙已介入Helmlock扩产计划。在中国太阳能行业里,晶龙是Helmlock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介入计划分三期进行,从2007年开始实施;另一方面集团与世界领先的权威太阳能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他们今后诞生的新技术,晶龙可优先有偿使用。此外,晶龙将在宁晋、北京、上海建立三地研发机构,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断革新,晶龙应在新产品开发上处于领先。目前,20064月破土动工的宁晋晶龙科技大厦已初见端倪。

|<< << < 1 2 3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晶龙蓄势待腾飞
下一篇:第三部 媒体看晶龙:太阳照在“晶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