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晶龙新闻>>媒体看晶龙>>正文  
 

关键字: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 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作者: 段同刚 高琴伟 来源: 工人日报 发表时间: 2010-04-23 已浏览 字号:
一刀切出2亿元。您或许认为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这是事实。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之一和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晶龙集团手握创新“宝刀”,自主研制并推广的《超薄片切割法》新采用100微米切割钢线,切出了180微米厚度单晶硅片且成品率达99%以上,每公斤单晶硅增加效益近200元。同时,每台设备每刀还节省40千米钢线。这样年产千吨单晶硅就能轻轻松松让企业每年增加两亿元进账。——这仅仅是晶龙集团2008年收获的246项科技创新成果中的一项,也是晶龙员工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永争第一”企业精神的一个缩影。2008年,晶龙集团充分释放自主创新潜能,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3%,利税26.5亿元、同比增长54%,出口创汇3.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晶龙集团历经12年艰苦创业,创造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翻番速度增长、率先挺进河北省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俱乐部”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第24位、中国民营企业第127位的业界奇迹的秘诀。12年来,晶龙集团员工先后完成重大技术创新课题150多项,积累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10多项,承担部、省级重点项目研发20多项、对外合作项目5项,并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产业基地、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打造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平台
  “只有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也才能占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制高点”,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常说的话。具有新能源、高科技、外向型特点的晶龙集团,始终把自主创新看做企业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初创期,晶龙集团就确立了创新、人才、品牌三大战略,并把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放在首位,组建了科技创新委员会和电子材料研究所,制定和实施了科技创新条例。在与国际诸强“强强联合”的同时,晶龙人没有忘记依靠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不仅让晶龙走在了同行的前头,更使我国的单晶硅深加工走在了世界前列。与日本松宫合作,他们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与香港其昌等公司合作,其单晶硅产量跃居全球首位;与澳大利亚光电科技公司合作,其具备了生产太阳能电池片能力;与美国克朗公司合作,其可以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打造成全球单晶硅光伏产业最完整产业链条。晶龙集团太阳能单晶硅生产能力实现了由中国首位、亚洲首位到世界首位的三次跨越,并成为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之一。
  坚持 “产、学、研”相结合,走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
  晶龙集团所从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尖端人才密集、营销外向型强、生产工艺升级快等特点,因此,晶龙创立之初就与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基地,走科研生产一体化之路。
晶龙依托河北工业大学的技术优势,加快了技术创新进程并发展和壮大了晶龙,早在1999年就成为全国产学研100个成功案例之一。与45所共同承担了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关键制造设备—多线切割机的研究与产业化”和“太阳能电池用低氧碳硅单晶快速结晶生长工艺与超薄硅片切割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项目,增强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还同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马丁格林和其所创办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合作在晶龙集团建立太阳能试验室,实现了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达17.4%以上的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太阳能公司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证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在海外主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晶龙坚持围绕生产和市场搞科研,搞好科研促生产,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国际市场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片逐步向大面积、准方型发展,但国内没有厂家生产所需要的方棒机,国外售价高达300多万元还实施设备封锁。于是,该集团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成功自主研制出了单刀方棒机和双刀方棒机,既填补了国内空白,又打破了国外垄断。
|<< << < 1 2 > >> >>|
关闭窗口

上一篇:“营销三宝”拓宽晶龙石英坩埚市场
下一篇:晶龙攻克16英寸 硅棒切断难题